[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图文显示功能的竹蜻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928.7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栋;严菲;黄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H27/127 | 分类号: | A63H27/127;A63H3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图文 显示 功能 蜻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玩具,尤其是一种发光的竹蜻蜓。
背景技术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流传已久的玩具,深受众多小朋友们的喜爱。传统的竹蜻蜓是由一片螺旋桨和一根发力杆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借助外力快速搓动发力杆,带动螺旋桨向下推动空气,从而在空气的反作用力下使得竹蜻蜓向上飞起。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为竹蜻蜓增加了发光设备或材料,使得竹蜻蜓能够在夜间玩耍。但是,现有的发光竹蜻蜓仅仅只是具备简单的发光功能,无法显示文字或图形,在空中飞行的欣赏性和趣味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图文显示功能,进一步增加玩具趣味性的竹蜻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图文显示功能的竹蜻蜓,包括发力杆以及连接在所述发力杆顶端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上设有水银开关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力杆与所述螺旋桨的连接处设有防护罩以及位于所述防护罩内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水银开关以及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相连用来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发光控制器以及电池,所述发光控制器、所述电池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发光控制器与所述水银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连接。
多个所述发光二级管在所述螺旋桨上呈一字排列方式。
所述螺旋桨的叶片为外表面四周密封的带有夹层的透明塑料薄片,所述多个发光二级管安装在所述夹层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内置发光控制器,当快速搓动竹蜻蜓使之飞在空中时,可控制竹蜻蜓螺旋桨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动态显示图文信息,具有各种发光效果,增加玩具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安装在固定板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图文显示功能的竹蜻蜓,包括发力杆1以及连接在发力杆1顶端的螺旋桨3,螺旋桨3叶片上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4,多个发光二级管4在螺旋桨3上呈一字排列方式,螺旋桨3叶片的一端设有水银开关5,发力杆1与螺旋桨3的连接处设有防护罩2以及安装在防护罩2内的控制装置。
如图2所示,防护罩2内的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6、发光控制器7以及电池9(见图3),发力杆1在位于防护罩2内的部分形成内凹的卡槽8,固定板6嵌在卡槽8内固定,发光控制器7和电池9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上,其中发光控制器7安装在固定板6的正面,电池9安装在固定板6的背面,发光控制器7与水银开关5、发光二级管4电连接,电池9为发光控制器7提供电源。
螺旋桨3的叶片为外表面四周密封,中间带有夹层的透明塑料薄片,多个发光二级管4安装在夹层内。
使用时,用双手快速搓动发力杆1带动螺旋桨3快速旋转,当螺旋桨3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银开关4自动开启,发光控制器7会按照预置的图形或文字内容输出到发光二极管5,进而根据显示内容决定各个发光二极管5是否发光,由于人眼具有对光视觉残留的特点,从而能够看到连续的图文信息,当竹蜻蜓在空中飞行,多个发光二极管5随着螺旋桨3叶片旋转形成各种发光图形,增强了观赏性和趣味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