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8549.1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尤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禹涛 |
主分类号: | F02P23/04 | 分类号: | F02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福***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等离子体 栓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栓塞,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内燃机上的等离子体栓塞。
背景技术
内燃机在动力输出领域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其使用火星塞作为辅助的点火系统,配合压缩以及其他动作以点燃特定的燃料。火星塞(火花塞)的主要动作在于以两个电极之间进行高电压放电,藉以产生点火而达到引擎燃爆运转的目的。由上得知,火星塞的点火效能优劣及火星塞点火的准确性将攸关引擎效益及出力的性能表现。
因此,为了改善火星塞的放电结构,各种不同的相关研究不断的在进行中,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431880号的「对称偶极强电场放电式火星塞」,其揭露一种对称式尖端电极的结构,藉此达到对称放电的火星塞,以提高燃烧的效率。但目前的研发技术中,都针对火星塞放电电极的结构、位置、形状进行改良,但事实上影响燃油效率的因素还很多。
根据研究,一旦活塞在汽缸内移动超过大约1/3的行程,在点火刚超过上死点(top dead center,TDC)时,会因为火焰缺乏点燃的燃料而使得燃烧过程结束。如此一来,汽缸内剩余的部分燃烧的燃料和副产品会从排气管排出引擎,使得燃油效率不佳与造成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在引擎速度改变,特别是在换档的时候更为严重。
一般内燃机引擎中,汽油会在汽缸内会混和空气,并配合火星塞点燃混合油气,达到爆炸产生动力的目的,但一般高电压产生火花的点火方式所产生的绝热压缩(adiabatic compression)和震波很少能点燃在汽缸内的所有混合油气,使得部份燃烧的燃料和副产品会被排出引擎。更甚者,内燃机内部也容易积碳,耗油量亦会增加,使得燃油效率不断的降低。柴油和汽油内燃机的固有问题是传统点燃汽缸内混合油气的方法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或及时传送以点燃汽缸内所有内容物。如果整个汽缸内的内容物在刚超过上死点后就被点燃,那么引擎效能会大幅提升,并减少排出的污染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等离子体点火的内燃机点火系统,而提高点燃内燃机的汽缸内混和油气的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等离子体点火方式避免引擎转速改变而降低混和油气被点燃的比例。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包含有:
一容置壳体,具有一顶端、一远离该顶端的底端以及一设置于该顶端与该底端之间的容置空间;
一填充于该容置空间内的电气绝缘体;
一设置于该容置壳体内并沿该容置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由该容置壳体内往该底端方向凸出于该容置壳体外而形成一第一放电端,并该第一电极具有一远离该第一放电端的第一电连接端;
一与该第一电极间隔一第一距离的一第二电极;
一位于该容置壳体内并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构件,其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以及
一固定于该容置壳体外的电容,该电容具有一电性连接一高压电源的第一电板、一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连接端的第二电板,以及一位于该第一电板与该第二电板之间的介电质。
上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中该容置壳体更具有一设置于顶端与该底端之间的固定段,该电容固定于该固定段上,而该容置空间位于该固定段与该底端之间。
上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中该电容为环形而圈绕在该容置壳体外,并固定于该固定段上。
上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中该容置壳体更具有一相邻于该底端的锁固部,该锁固部供该容置壳体锁合固定于该内燃机上。
上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中该第一电极设置于该容置壳体的中心,该第二电极则设置于相邻于该容置壳体的一外壁面。
上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中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容置壳体内并沿该容置壳体的轴向往该底端方向延伸,且凸出于该容置壳体外而形成一第二放电端。
上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中更具有一设置于该容置壳体内并沿该容置壳体的轴向往该底端方向延伸的触发电极,该触发电极与该电阻构件间隔一第二距离,并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位置形成三角形。
上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等离子体栓塞,其中该触发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等距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
一、利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配合电阻构件的结构而于该容置壳体的底端形成一导电路径,配合内燃机的汽缸内的混合油气进行等离子体爆发以产生等离子体粒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禹涛,未经尤禹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8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方形片式阻水片
- 下一篇:摩托车发动机点火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