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杆式动力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5204.0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和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杆式 动力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三杆式动力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世界各国皆不断的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法来产生电力能量,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但是,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皆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故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太阳能自然无法运用;而水力及地热更是需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
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乃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三杆式动力产生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杆式动力产生装置,包括:
一座体;
一转盘,设于该座体顶部,其受控于一马达而转动;
一框架,设于座体底部;
一直杆,其一端枢接于转盘上,另一端则结合一重块,且该重块容置于该框架内,使该转盘转动时,该重块可上下位移于该框架内,另于该直杆下方接近重块位置处设有一卡置部;
两个横杆,各该横杆的一端枢接于座体的一侧,另一端则置放于该卡置部上,该横杆朝向框架的一端上方,设有至少一杆体,其中,该杆体顶端设有滑轮,该杆体上则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与一集能装置连接;
一第一绳体,其一端与一杆体的弹簧连接,另一端则绕设该两杆体的滑轮后,连接于另一杆体上的弹簧,借以使该直杆上下位移时,可带动该两横杆上下摆动,进而改变该第一绳体的长度,使其拉伸弹簧,连动该集能装置运转集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集能装置为一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转盘于靠近该转盘圆周处设有一重块。
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直杆另一端的重块与座体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卡置部为两间隔的轴承所形成,以供该两横杆交叉卡置于该两轴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两横杆朝向框架的一端上方的杆体有两个,其中该第一绳体连接最靠近横杆末端的杆体,而另两杆体之间则各通过一第二绳体与直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杆体上设有一马达,以控制第一绳体的收放,而该座体两侧的上下两处设有感应器,用以感应横杆的位置,以控制该马达的启闭。
为进一步了解本创作,以下举较佳之实施例,配合图式、图号,将本创作之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杆式动力产生装置实施时的连续动作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座体 10弹簧 11感应器
2转盘 21重块 3框架
4直杆 41重块 42卡置部
421轴承 422轴承 5横杆
51杆体 52杆体 53滑轮
54滑轮 55弹簧 56弹簧
57集能装置 58集能装置 59马达
6横杆 61杆体 62杆体
63滑轮 64滑轮 65弹簧
66弹簧 67集能装置 68集能装置
7第一绳体 8第二绳体 9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附图内容为本实用新型三杆式动力产生装置的一最佳实施例,其主要由一座体1、一转盘2、一框架3、一直杆4、两个横杆(5、6)、一第一绳体7及两第二绳体8所组成。
该转盘2设于该座体1顶部,其受控于一马达9而转动,该转盘2于周围上设有一重块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和,未经邱金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5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鲜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变桨桨叶的防雷连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