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恒压干燥装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8456.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侯伟;杨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利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F26B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6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干燥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变压器线圈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线圈恒压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线圈制造的一个重要工序是真空干燥,传统的方法是将绕制好的线圈放入真空罐中进行真空干燥处理。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型线圈,对于大型线圈来说存在缺陷。由于在干燥过程中绝缘材料失水收缩,线圈的轴向会松弛,不得人工整理后在进行处理。不但处理周期长,而且线圈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后来发展出恒压干燥工艺。所谓恒压干燥工艺,就是在线圈的干燥过程中始终对其轴向施加作用力,这样就能使线圈中的绝缘件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获得充分地压缩,从而提高变压器的短路性能和使用寿命。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弹簧施加轴向的压力,但是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能做到恒压。因为弹簧的特性是随着轴向尺寸的增加而减小压力。为了施加恒定的压力,需要改变现有的弹簧式压力装置,达到在线圈干燥失水的过程中恒定施压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恒压干燥装置,能够在线圈干燥失水的过程中随着线圈的尺寸变化恒定施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线圈恒压干燥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设于之间的压紧螺杆和拉杆,所述压紧螺杆位于拉杆内侧,所述一组压紧螺杆和拉杆之间形成放置线圈的空间,所述拉杆穿过下压板的一端还固定有一油缸压板,所述油缸压板上方设有压紧下压板的油缸,所述油缸压板下方设有与油缸连通的供油管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给供油管路供油时,推动油缸向上挤压下压板,通过下压板给上下压板之间的线圈施加压力。当达到给定的压力值时,进行保压。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线圈水份的不断蒸发,线圈在上下压板之间的尺寸不断减小。当尺寸减小到一定数值时,液压系统再次启动供油,周而复始,使线圈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值。由于采用液压装置对线圈轴向施加压力,液压系统即可以保持恒压,又可以根据变化的尺寸来调整压力值,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恒压干燥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拉杆穿过油缸压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有限位块。上述设置可以防止液压装置在完全停止给供油管路停止供油之后,能够防止油缸压板从拉杆上滑脱出来。
进一步,所述油缸压板上设有三个油缸,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设有四根压紧螺杆,所述的油缸位于对应压紧螺杆之间的空隙。上述设置可以保证油缸在对油缸压板施力时保持平衡,就爱那个油缸布置在压紧螺杆之间的空隙中可以避免油缸与压紧螺杆之间干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恒压干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线圈恒压干燥装置,包括了压紧线圈11的上压板1和下压板2,在上压板1和下压板2之间设置有压紧螺杆3和拉杆4。其中压紧螺杆3和拉杆4分别插入上压板1和下压板2上对应的安装孔中,压紧螺杆3伸出上压板1和下压板2的部分用螺栓固定限位。拉杆4伸出上压板1的部分也用螺栓固定限位,拉杆4伸出下压板2的部分继续穿过油缸压板5,并将在其伸出油缸压板5的一端用螺栓固定限位。图中画出了四根压紧螺杆3和两根拉杆4,其中靠外侧的两根压紧螺杆3分别和相邻的拉杆3组成放置线圈11的空间。油缸压板5的上方设有压紧下压板2的油缸51,所述油缸压板5的下方连接有与油缸51连通的供油管路6。
当给供油管路5供油时,推动油缸51向上挤压下压板2,通过下压板2给上下压板之间的线圈11施加压力。当达到给定的压力值时,进行保压。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线圈11水份的不断蒸发,线圈11在上下压板之间的尺寸不断减小。当尺寸减小到一定数值时,液压系统再次启动供油,周而复始,使线圈11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值。由于采用液压装置对线圈11轴向施加压力,液压系统即可以保持恒压,又可以根据变化的尺寸来调整压力值,将两者结合起来,相比于之前的机械加压,特别是弹簧施加轴向压力的方式,不会因为线圈尺寸的变化而改变加压的压力值,能够达到恒压干燥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利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利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8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刺卷机用的现场监控系统
- 下一篇: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