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3955.2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港普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E04B2/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聪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为了节约土地成本,现在的楼房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层楼房,以容纳更多人口。然而,越来越高的楼房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在夏季,建筑暴露在炎炎烈日之下,强烈的阳光辐射轻易就能使建筑物的墙面温度40摄氏度以上,并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而出于楼房外观、楼房和外部光线的通透感、楼房内人们的视觉观感等因素的考虑,大多数楼房在其外墙面上都需要设计部分透光的区域,甚至还有不少楼房采用了玻璃幕墙的外部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阳光不仅辐射于外墙,还会经由透光的玻璃等直接辐射至楼房的室内空间,从而导致室内温度大幅上升。
为了降低楼房的室内温度,人们通常利用风扇、空调等设备降温,同时也采用窗帘等来遮蔽阳光,以阻挡阳光向室内的辐射。然而,窗帘等常规的遮光用具,其打开和关闭较为不便,同时其阻挡紫外线和热辐射的性能较弱,并且应用在玻璃幕墙上更是极为不便。此外,窗帘等遮光用具从楼房外部看,会使得楼房外观较不美观。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楼房设计,以更方便、高效地起到阻挡阳光向楼房的室内辐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楼房,仅能够采用窗帘等用具遮蔽阳光辐射,因而阻挡紫外线和热辐射的性能较弱,同时遮光和透光两种模式切换不便,很难应用于作为整体外立面的玻璃幕墙的遮光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至少部分墙体表面贴设有调光膜的楼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房,包括多面墙体,其特点在于,在若干面墙体的表面各自贴设有一调光膜,每一调光膜包括NPO材料层、包覆于所述NPO材料层外的ITO层以及包覆于所述ITO层外的薄膜,每一调光膜的一端设有连接末端,所述连接末端经由正负两根电线连接至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用于为各调光膜提供预设的多个电压等级的输出电压。
其中,NPO为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单片陶瓷电容器,它的填充介质是由铷、钐和一些其它稀有氧化物组成的,上述NPO材料层即由NPO构成的层状结构。NPO电容器是电容量和介质损耗最稳定的电容器之一。NPO电容的漂移或滞后小于±0.05%,相对大于±2%的薄膜电容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其典型的容量相对使用寿命的变化小于±0.1%。
ITO为导电玻璃,具体来说是指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础上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俗称ITO)膜加工制作成的,所述ITO层即由这一材料构成的层状结构。
较佳地,所述若干面墙体上开设有电线槽,电线槽的位置和各面墙体上贴设的调光膜的连接末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正负两根电线穿过所述电线槽。如此设计,就能够使电线走线不凸起于墙面外。
较佳地,所述调光膜由多块子调光膜拼接而成,每块子调光膜包括NPO材料层、包覆于所述NPO材料层外的ITO层、包覆于所述ITO层外的薄膜、以及正负两根电线,其中所述多块子调光膜的正负两根电线分别依次连接。
较佳地,所述若干面墙体为玻璃幕墙或玻璃窗。
由于本发明的楼房中,通过控制调光膜的接入电压,以利用调光膜来实现对遮光的控制,在这一控制中无需改变调光膜的物理位置或者外部结构,十分方便。
较佳地,所述若干面墙体为双层玻璃幕墙,所述调光膜贴设于所述双层玻璃幕墙的两层玻璃之间,所述双层玻璃幕墙中的一层开设有走线孔,所述正负两根电线自所述双层玻璃幕墙的两层玻璃中间经由所述走线孔穿出至两层玻璃外、并连接至所述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能够方便地控制调光膜遮蔽阳光向室内的辐射,同时更有效地阻挡紫外线和热辐射,并且尤为适用于采用整体玻璃幕墙外观的楼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中的调光膜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中的调光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楼房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楼房的局部立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楼房的局部立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楼房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港普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港普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3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