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蒽、咔唑类高熔点物质的精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219.5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84 | 分类号: | C07D209/84;C07C15/28;C07C7/00;C07C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咔唑类高 熔点 物质 精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熔点物质精制装置。
背景技术
蒽、咔唑同属于多环芳烃,他们都是高沸点和高熔点烃类,存在于煤焦油的蒽油馏分中。这些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其中特别是蒽,不管从染料工业的发展历史,还是从它的现状来看,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咔唑在染料和塑料工业中也有多种用途。目前国内生产精蒽、咔唑,原料用粗蒽。粗蒽主要含有蒽、咔唑、菲,国内使用的工艺主要为溶剂洗涤法。典型的溶剂洗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使用苯内溶剂从粗蒽中分离菲等杂质,富集蒽、咔唑;使用吡啶类溶剂提取咔唑,该咔唑产品再经数次溶剂洗涤,离心干燥,得到90%以上的咔唑产品;经溶剂萃取后的萃余相为精制的蒽,经离心干燥得到90%以上精蒽固体。
专利号CN101302187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常温洗涤-精馏的新工艺生产高品质咔唑、蒽,该专利的方案为:将粗蒽原料先进行一次洗涤,除去其中大量的轻组分,然后再用带侧线采出的减压精馏塔,从侧线采出纯度为90%-95%的咔唑,从塔顶得到90%以上的蒽菲混合物;对这两股料再分别进行溶剂洗涤,经离心分离后即得到95%以上的精咔唑和精蒽产品。
典型的溶剂洗涤法存在产品纯度低的缺点,上述CN101302187A的专利中的方案也存在如下缺点:
1)塔顶和侧线采出的气相蒽和咔唑经冷却后,以液态形式进入到洗涤液中,洗涤液沸点低于蒽和咔唑熔点,大量洗涤液汽化,只能通过不断地补充新鲜洗涤液以提高产品纯度;
2)工艺中使用精馏精制蒽和咔唑,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蒽、咔唑类高熔点物质的精制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蒽、咔唑类高熔点物质的精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融釜、溶剂洗涤釜、离心机、产品罐;
所述熔融釜的进料管道的一端连接外部供料管道,另一端的出料口伸入釜内,用于将蒽、咔唑等物料输入到釜内进行存储;所述熔融釜的出料管道的进料口伸入釜内,另一端连接一文丘里喷射器的物料输入端;
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喷嘴连接所述溶剂洗涤釜;
所述溶剂洗涤釜的顶部设有洗涤剂入口,用于连接外部洗涤剂供应管道,所述溶剂洗涤釜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用于连接所述离心机,以便将产品中的滤液和滤渣进行分离;
所述溶剂洗涤釜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第一循环入口和第一循环出口,所述第一循环入口和所述第一循环出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中设有一用于对洗涤剂进行循环的循环泵,以便构成第一级洗涤剂循环管路,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一循环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中设有第一冷却器,以便对循环中带有热量的洗涤剂进行冷却后再次使其参与溶剂洗涤釜内的工作,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一冷却器之间的管路中设有第一旁路接口,所述第一旁路接口连接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工质入口,以便将循环时的部分洗涤剂作为工作物质输入到所述文丘里喷射器内,使其驱动文丘里喷射器工作;
所述离心机的顶部设有产品出口,所述产品出口连接所述产品罐,所述离心机的底部设有滤液出口,所述滤液出口连接一洗涤剂回收塔,所述洗涤剂回收塔的塔底设有杂质出口,用于将含有物料的溶液输出至外界,所述洗涤剂回收塔的塔顶设有第二循环出口,用于连接所述溶剂洗涤釜顶部的第二循环入口,以便构成第二级洗涤剂循环管路,增加洗涤剂的循环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基于国内传统溶剂洗涤法,通过对上述设备的有序组合和连接,构建了一套针对纯度90%以上的咔唑、精蒽进行再提纯的工作系统,使得最终提纯纯度达到95%以上。由于设置有两级洗涤剂循环管路,大大提高了洗涤剂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了工作中的洗涤剂损耗,并且提高了提纯质量,避免了传统处理工艺中的多步骤提纯,精简了处理工序,提高了效率。
所述第一冷却器采用列管式冷却器。
所述熔融釜的外部设有一加热型夹套,所述加热型夹套的上部设有热介质进口,下部设有热介质出口,通过对熔融釜的加热型夹套内连续输送热介质,保证了物料处于熔融状态。
所述熔融釜的进料管道的出料口伸入釜底,以便对釜内的熔融后的物料起到搅拌作用,确保传热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化促进剂M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稻鳅畜于一体的立体化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