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1260.0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强;曹博;蒋本强;吴玉胜;张京华;王志刚;周冀;刘新哲;王绮;郭贤伟;苟旭东;古青;马淼;宋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悬挂 器回接筒 整形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尤其是一种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悬挂器固井后,很多井需要进行尾管回接作业。一般作业顺序为先使用钻头对上水泥塞进行钻除,由于回接筒内径较大,常规钻头钻除后无法保证回接筒内不残留水泥环。然后,进行下一开次的钻进施工,钻具等各种井下工具来回从回接筒部位经过,难免会对回接筒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在回接作业前,为确保回接插头准确插入回接筒,并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需对尾管悬挂器回接筒进行修复与整形。
常规采用的回接筒修复与整形技术一般采用先下入适合回接筒内径的平面铣柱进行回接筒内径的修复与清理作业,一般磨铣至回接筒底部遇阻。然后起钻,再下入锥铣鞋进行回接筒喇叭口的修复,整个修复过程需要两次起下钻才能完成。这种施工工艺会因钻压把握不好或磨铣时间把握不准,反而造成回接筒的损坏,并且浪费了工作时效,效率较低。
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进行回接筒内部修复与喇叭口的整形,是提高尾管回接工作效率,是确保施工质量,提升钻井时效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一趟钻完成回接筒内部清理、修复工作与喇叭口的整形工作的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圆筒状的本体的上端内壁加工用于连接钻杆的螺纹,本体的圆筒内腔形成循环泥浆的循环孔,在本体下段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修复回接筒内径的主磨刃,在本体上段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修复回接筒内径的次磨刃,次磨刃与主磨刃外径与回接筒内径相配合接触,在次磨刃的上部与回接筒喇叭口对应的位置设置喇叭口修复磨刃,喇叭口修复磨刃为锥形,锥角与回接筒喇叭口角度相同,外径与回接筒喇叭口的内径相配合接触,主磨刃、次磨刃和喇叭口修复磨刃上分别形成有多条导液槽。
所述主磨刃底部采用60°锥角过渡,可起导向作用。
所述次磨刃和主磨刃的磨刃设计为右旋切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整体结构紧凑,与尾管悬挂器回接筒配合巧妙,可一趟钻完成整个回接筒的修复工作,并且施工程序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底面视图。
图中,1、本体2、喇叭口修复磨刃3、导液槽4、次磨刃5、主磨刃6、循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锥柱一体化的尾管悬挂器回接筒整形工具,圆筒状的本体1的上端内壁加工用于连接钻杆的螺纹,本体1的圆筒内腔形成循环泥浆的循环孔6,在本体1下段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修复回接筒内径的主磨刃5,在本体1上段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修复回接筒内径的次磨刃4,次磨刃4与主磨刃5外径与回接筒内径相配合接触,在次磨刃4的上部与回接筒喇叭口对应的位置设置喇叭口修复磨刃2,喇叭口修复磨刃2为锥形,锥角与回接筒喇叭口角度相同,外径与回接筒喇叭口的内径相配合接触,主磨刃5、次磨刃4和喇叭口修复磨刃2上分别形成有多条导液槽3。
所述主磨刃5底部采用60°锥角过渡,可起导向作用。
所述次磨刃4、主磨刃5和喇叭口修复磨刃2的磨刃设计为右旋切割。
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回接作业前的回接筒整形作业。可以一次性完成回接筒内部水泥环钻除、内径修复以及对喇叭口进行的工作,具有简化工序,提高钻井时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实现铣锥与铣柱的一体化设计,可以一趟钻完成回接筒的修复工作。本体1上加工与钻具符合的钻杆螺纹,用于连接,承受钻进时的扭矩。喇叭口修复磨刃2用于修复回接筒锥面。次磨刃4与主磨刃5用于修复回接筒内径,循环孔6与导液槽3用于循环泥浆,清理切屑作用。即,循环孔6为循环内通道,泥浆通过循环孔6喷射出来,带走切屑,由导液槽3循环至井口。
主磨刃5的长度尺寸设计为主磨刃5底部距回接筒根部10mm时喇叭口修复磨刃2与回接筒喇叭口接触的长度,并使喇叭口修复磨刃2完成喇叭口的修复工作。这可以确保喇叭口修复磨刃2先与回接筒喇叭口接触完成修复工作,而不是主磨刃切削回接筒根部,并保证回接插头的密封长度,使回接筒根部的连接螺纹不会被磨铣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1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座椅头枕控制装置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