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擎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2570.8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宇;陈嘉卓;章天意;周紫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嘉卓;陈思宇;章天意;周紫薇 |
主分类号: | F02B31/04 | 分类号: | F02B31/04;F02M2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11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擎进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机车的引擎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车引擎进气装置的设计仅能将其截面积以及长度皆固定,因而仅能符合低转速运转或高转速运转其中一种进气需求,而无法配合全部转速的进气效率要求,造成另一种转速的运转性能无法兼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引擎进气装置,能提升引擎进气漩涡气流强度及改善燃油雾化问题,且能提高引擎燃烧效率,提升进气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引擎进气装置,其组设于具有两进气道的引擎的前方,该两进气道包括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其还包括进气管、阻气阀片、节流阀体、蝶型阀和喷油嘴,进气管连接两进气道,阻气阀片可转动地穿设于进气管内,节流阀体连接进气管;蝶型阀经由一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节流阀体内,该旋转轴的中心线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小于45度;喷油嘴包括第一喷油嘴及第二喷油嘴,其分别对应第一进气道及该第二进气道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气阀片遮蔽第一进气道时,第二喷油嘴不作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气阀片未遮蔽第一进气道时,该第一喷油嘴与第二喷油嘴都作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喷油嘴和第二喷油嘴固设于进气管上并位于阻气阀片的前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喷油嘴和第二喷油嘴固设于节流阀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气阀片可选择式全部遮蔽或不遮蔽该第一进气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提升引擎进气漩涡气流强度及改善燃油雾化问题,且能提高引擎燃烧效率,提升进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引擎进气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引擎进气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引擎进气装置,其组设于具有两进气道的引擎10的前方,引擎10的主要元件由活塞11、汽缸头12及曲轴13所组成,而两进气道包括第一进气道121及第二进气道122。
引擎进气装置还包括进气管20、阻气阀片21、节流阀体30、蝶型阀31及喷油嘴。其中,进气管20连接第一进气道121和第二进气道122;阻气阀片21可转动地穿设于进气管20内,阻气阀片21用以选择式遮蔽或不遮蔽第一进气道121。节流阀体30连接进气管20,蝶型阀31经由一旋转轴311可转动地穿设于节流阀体30内,旋转轴311的中心线Y2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小于45度;两喷油嘴包括第一喷油嘴41及第二喷油嘴42,第一喷油嘴41及第二喷油嘴42分别对应第一进气道121及第二进气道122设置。
在本实施列中,外界大气经由一空气滤清器50的入气口51进入,经过滤后的干净空气再进入节流阀体30内。且第一喷油嘴41及第二喷油嘴42固设于节流阀体30上,并分别对应第一进气道121及第二进气道122设置。且阻气阀片21选择式全部遮蔽或不遮蔽第一进气道121,由此,阻气阀片21因应不同之需求可使第一进气道121全开或全关。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311的中心线Y2垂直于地面。此外,当阻气阀片21遮蔽第一进气道121时,第一喷油嘴41不作动,即不喷油。而当阻气阀片21未遮蔽第一进气道121时,第一喷油嘴41与第二喷油嘴42都会作动喷油。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不仅能提升引擎10进气漩涡气流强度及改善燃油雾化问题,提高引擎10燃烧效率,且蝶型阀31旋转中心线与地面相互垂直,可使进气气流能与进气道的阻气阀片21未遮蔽通道而呈一直线,降低阻抗,提升进气效率。且可依阻气阀片21开启的时机决定第一喷油嘴41与第二喷油嘴42的作动,例如当阻气阀片21遮蔽第一进气道121时,第一喷油嘴41即停止喷油,反之当阻气阀片21位于中间位置,第一进气道121与第二进气道122都通畅时,第一喷油嘴41与第二喷油嘴42即同时喷油,由此形成强劲的旋转气流帮助油气混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嘉卓;陈思宇;章天意;周紫薇,未经陈嘉卓;陈思宇;章天意;周紫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2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滤清器
- 下一篇:配合气门的自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