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6615.0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1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佘江波;彭波;聂荣志;赵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6 | 分类号: | H01S3/16;H01S3/0941;H01S3/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没 冷却 固体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激光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激光器,具体涉及一种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
背景技术
固体激光器具有输出能量大,峰值功率高等特点,在工业制造、国防、高能物理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激光技术的进步,高功率强激光技术目前己成为固体激光器发展一个重要方向。但固态激光系统由于泵浦过程中的斯塔克斯谱移、量子亏损、无用泵浦吸收带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导致增益介质的热透镜、应力、退偏、双折射,甚至产生破坏性不可逆损,从而限制了它的重复使用率、使用范围、运转周期和寿命。美国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提出了采用激光器工作过程中不冷却,停止运转后对工作介质进行强制快速致冷的固体激光器热容模式(IEEE J.Quantum Electron.,31:293-300)。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管理效率,改善了输出光束质量,提高了平均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但无法实现冷却和激光输出同时进行,必须采用脱机冷却的工作方式,大大影响了激光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效率,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作过程中的热效问题。美国通用公司提出了采用分布式激光增益介质的激光器,将增益介质切割为一定厚度的薄片,按照一定角度阵列排布,冷却液体从阵列薄片四周流动,实现激光器运转和冷却同时进行(专利US7366211B2)。该方法提高了冷却液和激光增益介质的热交换效率,可以有效的提高固体激光器的冷却效果,但增益介质呈一定角度重复排列必然造成光路的偏折,给光路的设计及调整带来一定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有效的避免了光路偏折,实现大口径激光输出和冷却同时进行,提高了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降低激光泵浦过程中增益介质的热累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流动增益池、与流动增益池依次连接的热交换器、折射率匹配液储液池、流动循环泵和流量控制器;所述流动增益池两端分别通过折射率匹配液出口和折射率匹配液进口与热交换器和流量控制器连接从而形成闭路的冷却循环系统;上述流动增益池外部还设置有谐振腔与半导体激光泵浦源;
上述谐振腔由全反射镜和输出镜组成;
上述折射率匹配液储液池内装有折射率匹配液;
上述流动增益池内部在通光方向设置有呈布儒斯特角“八字型”对称摆放的激光增益介质;流动增益池四周还设置有通光窗口;
上述激光增益介质为片状掺钕激光玻璃或晶体材料,且增益介质的泵浦光和激光输出方向垂直;
上述半导体激光泵浦源波长为800~808纳米;
上述激光增益介质厚度为0.1~10mm,边长为10~100mm;
上述折射率匹配液为有机溶剂或其混合物;
上述全反镜为平面镜镀1048~1070纳米全反膜;
上述输出镜为凹面镜;
上述通光窗口镀有800~808纳米增透膜石英窗口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该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采用激光性能的片状掺钕晶体或玻璃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可以充分发挥固体激光器优异的光谱特性,实现大口径激光输出;同时采用液体对激光工作物质直接进行浸没式冷却,大大提高了热管理效率,极限热功率负载大幅提高,从而允许注入更高的泵浦功率并大幅提高激光输出功率和频率。将固体材料加工为薄片,可以直接提高增益介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增益介质和冷却液的热交换效率;增益介质在流动池中可以单片或多片为一组,每组间呈“八字型”对称摆放,可以实现增益介质的阵列排放,而不会产生光路偏折。增益介质的泵浦光和激光输出方向垂直,方便泵浦源的空间摆放,可以实现单元模块的串联激光放大,更容易实现高能量激光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匹配液流动循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激光输出图谱;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没式冷却固体激光器激光输出斜率效率;
其中1-输出镜,2-全反镜,3-半导体激光泵浦源,4-流动增益池,5-激光增益介质,6a-折射率匹配液进口,6b-折射率匹配液出口,7-激光输出通光窗口,8-泵浦光通光窗口,9-热交换器,10-折射率匹配液储液池,11-流动循环泵,12-流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6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公路应力管防撞活动护栏
- 下一篇:勾花网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