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检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3740.6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9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检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装配过程中,汽车零部件(配件)大多采用外部加工,如汽车大灯、喇叭、收放机、雨刮电机、电磁阀、继电器等等,这些配件在进厂验收时,大多只能作外观的检验,而对于零部件的性能、使用寿命无法有效进行快速检测,若需要检测,需要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验,不仅费时、费用高,而且周期长。因此,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大多不对零部件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行检测,这就导致装配后出现产品批次不合格,若不能及时发现,严重影响汽车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检验装置,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质量和寿命的检测,避免不合格零部件装配后出现批量的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汽车零部件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时间继电器和计数器并联连接构成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和用于安装待检测零部件的安装座串联连接构成零部件检测支路,零部件检测支路上还设有电流表和计时器,零部件检测支路的两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构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上设置第一开关。
具体的方案为:
零部件检测支路至少设置有两路,各零部件检测支路相互并联连接后与直流电源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各零部件检测支路上分别设置第二开关。
第一开关与直流电源之间的闭合回路上设置有过载器和第一熔断器,过载器和第一熔断器串联连接,闭合回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闭合回路电压的第一电压表。
零部件检测支路用于检测易熔线,零部件检测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二熔断器和变阻器,第二熔断器设置在检测组件和安装座之间。
零部件检测支路用于检测电磁阀或收放机,用于安装待检测电磁阀或收放机的安装座两端并联连接第二电压表。
第一开关为组合开关,直流电源通过整流变压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上述结构的汽车零部件检验装置,其可对进厂的汽车零部件快速进行质量和寿命的检测,避免不合格的零部件装配后出现批量的质量问题,保证汽车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的同等替换和润饰,这些同等替换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零部件检验装置,包括检测台10A,检测台10A上设置时间继电器11和计数器12并联连接构成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和用于安装待检测零部件的安装座串联连接构成零部件检测支路,零部件检测支路上还设有电流表13和计时器14,零部件检测支路的两端与直流电源15连接构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上设置第一开关161。将待检测的汽车零部件安装于安装座上,闭合第一开关161即可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进行快速的检测,避免不合格的零部件装配后出现批量的质量问题,保证汽车的装配。
具体的方案为:零部件检测支路至少设置有两路,各零部件检测支路相互并联连接后与直流电源15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各零部件检测支路上分别设置第二开关162。第一开关161与直流电源15之间的闭合回路上设置有过载器17和第一熔断器181,过载器17和第一熔断器181串联连接,闭合回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闭合回路电压的第一电压表191。第一开关161为组合开关,第一开关161与直流电源15之间设置电源开关,直流电源15通过整流变压器151与交流电源相连接。过载器17和整流变压器151组成的稳压模块使其具有稳压功能,第一、二开关161、162之间形成互锁;电流表13、第一电压表191分别用于测量待检测汽车零部件通过的电流、电压;时间继电器11具有1~9999秒调整时间,累计计数器12记录试验电气的试验次数,保证对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检测以及对各元器件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3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接线座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