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升退磁检测精度的LED恒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9713.1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葛亮;黄飞明;赵文遐;丁国华;励晔;吴霖;朱勤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张涛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退磁 检测 精度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尤其是一种提升退磁检测精度的LED恒流驱动电路,具体地说是降压型的LED恒流驱动电路,属于LED驱动电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产业的飞速发展,为LED提供电能的开关电源驱动电路得到了迅猛发展。一般地,一个开关电源周期分为导通时间,退磁时间,和死区时间三个部分。开关电源在电感退磁之后,进入死区时间时,开关节点会出现谐振信号,准确地检测出谐振信号是实现恒流控制的关键。传统的LED驱动电路是通过过零比较器,对开关节点进行采样,检测出开关节点信号的过零时刻,从而检测出谐振。
图1为现有实现恒流功能的LED驱动电源电路原理图,其主要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101、第二整流二极管102、第三整流二极管103及第四整流二极管104,滤波电容105,供电电阻106,供电电容107,输出滤波电容108,输出LED负载109,输出整流二极管110,电感111,限流电阻112,控制芯片113,片外调节电容117。
上电之后,第一次开启产生电路209产生第一次开启信号,第一次开启信号的高电平使得与非门207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RS触发器208被置位。电感111开始被输入电压充电,电感111中电流线性上升。当达到限流点后,过流比较器210检测出来,产生高电平,产生关断信号,通过RS触发器208使得功率管关断。电感111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将会通过输出整流二极管110形成放电通路,放电到零后开关节点电压将会出现谐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源极与衬底连接,因此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漏极到衬底间的寄生电容Cdb以及栅极到源极的寄生电容Cgs和栅极到衬底的寄生电容Cgb形成一个分压网络,开关节点电压被该分压网络采样到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源极。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源极通过第二采样网络115与过零比较器114的负输入端连接。内部电源电压VCC通过第一采样网络116与过零比较器114的正输入端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退磁时间内,开关节点电压为高电平,因此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源极电压也是高电平,高于电源电压VCC,过零比较器114输出低电平。当退磁结束后,开关节点开始出现谐振,相应的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源极会出现谐振导致的低电平,因此过零比较器114会翻转为高电平。谐振信号被过零比较器114检测出来,因此退磁时间就被检测出来了。然后通过恒流逻辑控制电路117根据退磁时间和导通时间的关系去控制死区时间,从而实现恒流控制。
传统的源极驱动结构的LED恒流驱动电路的第一个缺点是源极采样电路可靠性低,由于开关节点信号的采样仅仅依靠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寄生电容所建立的电容分压网络,采样比依赖于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尺寸和工艺、温度等。因此,为了提高开关节点源极采样的精度,现有的电路均是把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源极留一个引脚SOURCE,从而可以在片外增加片外调节电容117去调节开关节点源极采样的分压网络。这样多了一个引脚并且多了一个外围电容,设计成本较高。
传统的源极驱动结构的LED恒流驱动电路的第二个缺点是过零比较器114的对谐振信号检测的精度低,检测精度取决于第一采样网络115和第二采样网络116的设计。倘若采样网络设计不合理,较小幅度的谐振没法被检测出来,则谐振检测精度会很低。另外,谐振幅度会随第一开关功率管202的尺寸、温度、工艺以及外围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固定的第一采样网络115和第二采样网络116是无法对谐振信号进行精确采样的。
传统的源极驱动结构的LED恒流驱动电路的第三个缺点是过零比较器114在开关节点信号为低电平时翻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开关节点电压为低电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进入死区时间开始谐振的谐振信号,二是进入导通时间后的低电平信号,仅仅依靠过零比较器114无法将这两个信号区分开来。尤其是在功率管第一次开启时没有谐振,过零比较器114也会翻转。这样可能会导致后续电路误判断。
传统的源极驱动结构的LED恒流驱动电路的第四个缺点是恒流逻辑控制电路117过于复杂,增加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9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绝缘结构的多层印刷线路板
- 下一篇:复合材料筒状异形件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