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9311.1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青;张复全;杨慧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9/02 | 分类号: | A62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净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呼吸阀。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开始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而雾霾就是这些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例如某城市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近些年来,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
如何防止雾霾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侵害?佩戴可防止雾霾的口罩是一个最为简单有效的措施,然而现有的防雾霾的口罩大多能够防止雾霾空气的吸入,但是不能使人们呼出的气体及时的排出,使得人们不能获得良好的使用感受。
因此,如何使防雾霾的口罩既能有效的防止雾霾的吸入,又能及时保证呼出气体的排出,同时具有简单的结构,安装更为方便成为一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阀,主要用于防雾霾的口罩上。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阀,包括上盖、单向膜片和底座,上盖上设置呼吸通口,底座上设置阀孔,上盖和底座连接在一起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空腔,单向膜片设置在空腔内且覆盖住阀孔,所述的上盖的正面自上而下向空腔外部凸起设置,上盖的正面上部厚度小于下部厚度,所述的呼吸通口至少设置在上盖的正面,和/或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的正面自上而下呈流线型平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呼吸通口分别设置上盖的正面下半部区域、上盖的左右两侧面和底部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为双阶层结构,包括底座基座和底座主体,所述的阀孔设置在底座主体的中部;所述的上盖包括上盖基座和上盖主体,上盖主体的正面自上而下向空腔外部凸起设置,所述的上盖基座和底座基座在装配时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主体上设置多个纵向筋位和横向筋位,纵向筋位设置在上盖的正面和底部侧面,横向筋位设置上盖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的纵向筋位之间,以及纵向筋位和横向筋位之间分别形成呼吸通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的阀孔的中心处设置安装柱,安装柱和阀孔内壁之间设置支撑筋,所述的单向膜片安装在安装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筋的上表面的高度从阀孔的内壁处到安装柱处逐渐降低,使支撑筋在阀孔的内部形成一个凹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内壁中心处凸出一柱体,柱体的中心处开设一圆孔,所述的安装柱在装配时插入圆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的四周外壁上分别设置凹部,所述的上盖的四周内壁上分别设置凸部,所述的凸部与凹部相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单向膜片的中心处设有凸肩,单向膜片未设有凸肩的一面贴在底座上,单向膜片设有凸肩的一面朝向上盖;所述凸肩中心设置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阀的上盖的正面自上而下向空腔外部凸起设置,上盖的正面上部厚度小于下部厚度,所述的呼吸通口分别设置在上盖的正面和侧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阀上盖整体外形类似于“鼻子”的形状,这样的设置更加符合呼出气体的流向,使得气体的排出更加的流畅,使用户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阀,由于单向膜片的作用只能实现单向开启,适用于防雾霾口罩,在吸气时呼吸阀关闭,以防止雾霾从呼吸阀被人吸入而不具备防雾霾的效果,在呼气时呼吸阀开启,可及时将呼出的气体排出,更加有益于用户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9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主机回油管测漏装置
- 下一篇:无水式阀体密封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