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7928.X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仇育育;张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石门伟业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鸣笛 按钮 换挡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变速器换挡手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鸣笛器按钮都是安装在汽车的方向盘上的,虽然在大多数的时候能够方便人们操作,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司机在换挡的时候需要更迅速的鸣笛警示时,手再回到方向盘上操作常常会延误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刚刚取得驾驾照的新司机或者正在学习的学员使用换挡手柄都不够熟练,有时出现换挡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前方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降低挡位时,手忙脚乱,常常挡位找不准,变速箱容易受到损坏,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司机在某些状况下,需要在换挡的同时迅速鸣笛警示的问题,设计一种技术方案,能够使司机在较紧急的状态时对路人迅速做出警示,使司机能够做到掌握方向,换挡,鸣笛同时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伤害,对降低交通事故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包括手柄头和手柄杆,换挡手柄包括主换挡手柄和副换挡手柄,主换挡手柄和副换挡手柄通过连接轴相连接;连接轴设置在横截面呈矩形的导向槽内;导向槽设置在导向盒体内;所述连接轴分别与主换挡手柄的手柄杆的下部和副换挡手柄的手柄杆的下部相连接;所述手柄杆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设置有鸣笛器按钮;所 述鸣笛器按钮呈球状,鸣笛器按钮表面低于手柄杆表面;所述鸣笛器按钮与汽车鸣笛器连接;所述手柄杆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鸣笛器按钮与汽车鸣笛器的连接线。
所述手柄头顶部形状为椭球面,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手柄杆的正前方;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8-10毫米。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换挡手柄包括主换挡手柄和副换挡手柄,当驾驶员无法正常处理挡位时,乘坐在副驾驶的人员可以帮助驾驶员更换挡位,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使得变速箱免收损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能够使司机在较紧急的状态时对路人迅速做出警示,使司机能够做到掌握方向,换挡,鸣笛同时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伤害,对降低交通事故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设置鸣笛器按钮的圆形凹槽设置在手柄杆的正前方;鸣笛器按钮表面低于手柄杆表面;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8-10毫米,在正常换挡时由于鸣笛器按钮表面低于手柄杆表面,手指不会碰到鸣笛器按钮,防止误操作产生噪音,在紧急情况下,鸣笛器按钮的圆形凹槽设置在手柄杆的正前方,可以用中指的手指前端手指肚压人凹槽内接触鸣笛器按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的单个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的手柄头顶面防滑纹示 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手柄头 2、手柄杆
3、鸣笛按钮 4、圆形凹槽
5、防滑纹 6、主换挡手柄
7、副换挡手柄 8、变速箱上盖
9、连接轴 10、导向盒体
1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3所示,一种具有鸣笛按钮的双侧换挡手柄,包括手柄头1和手柄杆2,换挡手柄包括主换挡手柄6和副换挡手柄7,主换挡手柄6和副换挡手柄7通过连接轴9相连接;连接轴9设置在横截面呈矩形的导向槽10内;导向槽10设置在导向盒体11内;所述连接轴9分别与主换挡手柄6的手柄杆2的下部和副换挡手柄7的手柄杆2的下部相连接;所述手柄杆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4,圆形凹槽4内设置有鸣笛器3按钮;所述鸣笛器按钮3呈球状,鸣笛器按钮3表面低于手柄杆2表面;所述鸣笛器按钮3与汽车鸣笛器连接;所述手柄杆2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鸣笛器按钮与汽车鸣笛器的连接线。所述手柄头顶部形状为椭球面,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手柄杆的正前方;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8-1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石门伟业汽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石门伟业汽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7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外置充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加油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