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拖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5358.0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梅;魏本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洲职业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车支撑架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拖车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特别是各地禁摩以来,电动自行车在我国家庭中的普及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老百姓出行所使用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电动自行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因为电动自行车主要是电力驱动,行驶中无需燃油,绿色出行,成本低廉,操作和维护也较为简便,因此很受家庭用户欢迎。由于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和电机的重量较大,对车架的结构强度要求比普通自行车要高,导致电动自行车的重量远远超过了普通自行车的重量,一旦在行驶的途中发生爆胎或者断轴等抛锚事故,人力很难推行,而且强制推行的话对车轮的损伤也较大,由于没有可以随车携带的拖车移动的工具,一般需要呼叫维修车辆进行救援,花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拖车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协助抛锚车辆的推行,调节简单,操作省力,对车辆的保护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拖车架,包括:滑槽支撑架、转动轮组、第一方管、弧形托板和第二方管,所述第一方管的外形与第二方管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第一方管的右端设置在第二方管的内部,所述滑槽支撑架包括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第一方管的左端与左侧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第二方管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转动轮组分别设置在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弧形托板设置在第二方管的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管的左部下方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带有螺栓的转动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的上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开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轮组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尼龙或者橡胶车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轮组的上方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电动车拖车架,分体设计,体积小巧,便于随车携带,组装后可以安装在各种电动自行车甚至摩托车的前轴或者后轴部位,方便抛锚车辆的移动,操作比较省力,对车辆轮胎的保护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拖车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滑槽支撑架,2、转动轮组,3、第一方管,4、弧形托板,5、第二方管,6、转动把手,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动车拖车架,包括:滑槽支撑架1、转动轮组2、第一方管3、弧形托板4和第二方管5,所述第一方管3的外形与第二方管5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第一方管3的右端设置在第二方管5的内部,所述滑槽支撑架1包括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第一方管3的左端与左侧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第二方管5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转动轮组2分别设置在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弧形托板4设置在第二方管5的上部,弧形托板4可以对外部抛锚的车轮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拖车架的特点是分体设计,体积小巧,工作间距可调,所述第二方管5的左部下方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带有螺栓的转动把手6,转动把手6放松时,第一方管3的右端可以在第二方管5的内部移动来调节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之间的间距,第一方管3和第二方管5也可以完全脱离,方便把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分开放置在电动车后备箱里,减少占用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未经沙洲职业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5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