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9901.0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少轩;李媛媛;乔爱民;张新庭;殷镇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颜晓玲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附着 升降 脚手架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附着升降脚手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控制系统,架体上的控制仪表与主控机之间的通信都是采用有线通信方式,这种有线通信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由于架体上安装有数十台控制仪表,因此需要布置很长的通信电缆,而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暴露的通信电缆往往容易因拖拽、碰压而损坏,导致通信故障;二是由于架体上布线难度较大,导致通信电缆经常和动力电缆捆扎在一起布线,动力电缆中的大电流会对通信电缆中的弱信号产生较大干扰,导致通信不畅;三是控制仪表与主控机之间采用的是串行通信总线,所有控制仪表实际上是通过通信电缆串接在一起的,任意两台控制仪表间的通信电缆损坏,都会导致多台串接在后面的控制仪表断开通信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增强通信稳定性、简化现场布线难度、降低施工成本的无线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自动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脚手架架体上的多个控制仪表,其输入端分别与拉力检测模块、位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其继电器输出端与低速电动环链提升机的交流接触器相连,其输入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便携式工控机无线通讯。
所述拉力检测模块采用高精度荷重传感器,所述位移检测模块采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
所述控制仪表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其输入端分别与拉力检测模块、位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继电器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便携式工控机无线通讯。
所述显示电路由数码管和数码管驱动电路组成。
所述单片机采用STC12C5604单片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芯片IC1,芯片IC1采用RN630芯片,其1脚接地,其1、2脚之间串接电容C3,其3、4脚分别与STC12C5604单片机的P3.0、P3.1引脚相连,其6、7、9脚悬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无线远程控制,与传统的有线控制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极大的简化了布线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减小了动力电缆中大电流信号对通信信号的干扰,提高了附着升降脚手架自动控制系统的产品质量和性价比。通过在多个建筑工地实地测试,其通信准确率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满意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3分别是图1中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5、6、7分别是便携式工控机上监控界面的单机控制面板界面图、多机控制面板界面图、同步控制面板界面图、提升状态柱状图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线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脚手架架体上的多个控制仪表3,其输入端分别与拉力检测模块、位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其继电器输出端与低速电动环链提升机的交流接触器相连,其输入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与便携式工控机无线通讯。所述拉力检测模块采用高精度荷重传感器,所述位移检测模块采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如图1所示。其中单片机1是控制电路的核心,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拉力数据和位移数据,并驱动数码管进行显示。单片机1同时还判断拉力数值和位移数值是否处在正常范围之内,并根据判断结果驱动声光报警电路和继电器输出电路;单片机1的输出信号经光耦隔离后与继电器电源相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控制低速电动环链提升机正反转的交流接触器的电源相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仪表3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其输入端分别与拉力检测模块、位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单片机1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1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继电器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与便携式工控机无线通讯。所述显示电路由数码管和数码管驱动电路组成。
如图2所示,所述单片机1采用STC12C5604单片机,其内部带有4KB的EEPROM,可以用来存储设定的阈值和报警参数;其内部还自带频率可调的高稳定度振荡器,所以省略了外部晶体振荡电路;复位电路由钽电容C56和电阻R53组成,并接到单片机的RST引脚,这样可以实现单片机的上电自动复位;退耦电容C58是一个陶瓷电容,接在单片机1的电源引脚和地引脚之间,起到隔离噪声信号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9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