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音散热后罩的酒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9315.6 | 申请日: | 2014-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1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孟杰;刘磊;李广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京和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音 散热 酒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指一种具有压缩机隔音散热后罩的酒柜。
背景技术
压缩机作为制冷的主要元件,也是设备使用过程中主要的发音发热元件。一般产品中的压缩机有些是直接裸露在收容腔内,不设置后罩,噪音自然在释放;还有一些产品中的压缩机则在后罩上开设通孔,使用中仅起到散热的作用,但隔音效果不好。而葡萄酒柜由于其特殊的细分产品功能,以及其自身常置于安静环境的特性,对隔音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酒柜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音效果好的酒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隔音散热后罩的酒柜,包括具有后底部收容腔的柜体、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压缩机以及封盖所述收容腔的后罩,所述压缩机呈类圆柱形并具有面对后罩的弧面部,所述后罩内壁与所述弧面部相对的部分贴设有吸音棉,所述后罩在所述吸音棉两侧的区域冲设有散热孔,所述冲设成散热孔的板材与散热孔上缘相连并向收容腔内弯折形成朝向压缩机的隔音翼片。
进一步地,所述后罩的上缘和下缘未封闭所述收容腔并形成有散热槽。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棉两侧上下方向设有若干行具有隔音翼片的散热孔,所述隔音翼片朝向收容腔内部上方的面为隔音面,所述酒柜设有将压缩机提升至最下部的隔音面上方的增高部。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棉的厚度大于弧面部与后罩内壁的最小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棉的厚度小于弧面部与后罩内壁最小间距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排列于上下方向的若干行隔音翼片相对音源位置设置有不同的弯折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压缩机最邻近后罩内壁的弧面部与后罩之间设置的吸音棉,直接吸收来自压缩机的噪音,结合散热孔上缘设置的隔音翼片,共同对压缩机发出的噪音进行阻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隔音散热后罩的酒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罩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隔音散热后罩的酒柜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音散热后罩的酒柜,包括具有后底部收容腔101的柜体10、置于所述收容腔101内的压缩机20以及封盖所述收容腔101的后罩30,所述压缩机20呈类圆柱形并具有面对后罩的弧面部201,弧面部201位于最靠近后罩30内壁的位置,所述后罩内壁与所述弧面部201相对的部分贴设有吸音棉301(本实施例中的吸音棉301与弧面部201接触),所述后罩30在所述吸音棉301两侧的区域冲设有散热孔302,所述冲设成散热孔302的板材与散热孔302上缘相连并向收容腔101内弯折形成朝向压缩机20的隔音翼片303。所述压缩机20最邻近后罩30内壁的弧面部201与后罩30之间设置的吸音棉301,直接吸收来自压缩机20的噪音,结合散热孔上缘设置的隔音翼片303,共同对压缩机20发出的噪音进行阻隔,产生良好的隔音效果。
所述后罩30的上缘和下缘未封闭所述收容腔101并分别形成有上下两条散热槽304;结合吸音棉301两侧设置的若干散热孔302,保证压缩机的正常散热。所述吸音棉301两侧上下方向设有若干行具有隔音翼片303的散热孔302,所述隔音翼片303朝向收容腔101内部上方的面为隔音面305,所述酒柜设有将压缩机20提升至最下部的隔音面305上方的增高部202,以优化将压缩机20的高度调整至较佳的隔音翼片303工作高度上。所述吸音棉301的厚度大于弧面部201与后罩30内壁的最小间距,但小于所述最小间距的两倍,既保证二者产生接触,又可以控制与弧面部201适当的接触面积,避免材料的浪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吸音棉两侧排列于上下方向的若干行隔音翼片具有相同的弯折角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列于上下方向的若干行隔音翼片也可以根据相对音源位置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弯折角度。再者,上述实施例中导热性能弱的吸音棉与弧面部接触的设计,更倾向于优化隔音能力,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压缩机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散热能力,实际设计中,也可以采用间隔不接触的设计,实现隔音和散热的平衡。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京和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京和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9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极板干燥炉
- 下一篇:分体空间集中除湿恒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