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989.2 | 申请日: | 201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蔡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博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增城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性 有机 废气 净化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多微孔吸附材料对工业生产中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和空气进行吸附分离净化、有机物回收和脱附蒸汽余热回收的装置,属于清洁生产、节能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有机化工产品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进入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主要是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行业所排放的废气;软包装印刷、农药、医药中间体、汽车喷涂、电子、机械、制鞋、合成革、合成纤维、塑料、造纸、油漆、涂料、陶瓷、采矿和纺织等诸多行业所排放的有机溶剂,这不但危害车间工人及周围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而且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Pm2.5的前体物,随着目前雾霾灾害天气的频繁发生、资源匮乏、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治理及相关行业的清洁生产实施势在必行。
目前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普遍采用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多微孔材料进行吸附处理,再由高温蒸气对吸附饱和后的多微孔材料进行有机溶剂脱附,并采用冷却水对脱附下来的有机物与蒸汽的混合物进行冷凝,从而回收有机溶剂。但该工艺需要大量消耗水蒸汽和冷却水,而大量的热量却在冷凝过程中浪费掉,同时在溶剂和水分离后,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需要进一步处理,整个工艺过程复杂,工艺装置投资大,易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能源浪费,运行能耗高,运行成本使企业难以承受。同时,由于大气环境的日益严峻,锅炉产生的高污染同样使国家对于锅炉建设实行严格管控,大量的水蒸气需求也成为现有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工艺推广的一个制约。
发明内容
基于传统的通过多微孔材料对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未能完全解决废气排放以及高耗能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回收装置,该装置通过对挥发性有机废气在进行吸附净化后的脱附蒸汽进行热回收,解决了热能浪费问题,减少了水蒸汽的用量、增扩建锅炉对环境的污染、减轻了后续水处理的压力,降低了废气处理的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回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挥发性有机废气吸附净化回收装置,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床吸附器,吸附器连接阀门及待处理废气输出管路,吸附器的进、出口接气动阀门;吸附器进口阀门前接排风机和前处理系统;吸附器上腔气动阀门前接蒸汽脱附系统;吸附器底部混合蒸汽管路接再沸器进口,再沸器冷凝液出口接分层槽;分层槽溶剂管路出口接溶剂贮槽,分层槽分层水管路出口接水层槽;水层槽出口管路接再沸器的物料进口,水层槽的出口管路上装有控制阀;再沸器的低压蒸汽出口接蒸汽压缩机,压缩机的二次蒸汽出口接入蒸汽脱附系统;本装置设有气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前处理系统由无纺布过滤器构成,或由无纺布过滤器与表冷器构成,或由颗粒炭过滤器、无纺布过滤器和表冷器构成;
2.吸附器由固定床吸附箱体或固定床吸附罐体构成,其内部设有多微孔吸附材料,吸附器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并通过进、出口连接的气动阀门进行切换,轮流进行吸附和脱附的工作模式;
3.多微孔材料可以是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等材料;
4.干燥降温系统由无纺布过滤器和排风机构成,或由无纺布过滤器、表冷器和排风机构成。
此段删除。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时候,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排出的挥发性有机废气通过前处理系统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大分子物质,并进行降温(需将废气温度降至35℃以下);
2.降温后的气体由排风机加压送进吸附器内对挥发性有机气体成分进行吸附,有机物被吸附到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上,净化的气体排入大气;
3.吸附器中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达到吸附饱和平衡状态,吸附器通过进、出口的气动阀门切换,进行解吸和干燥降温过程,其他吸附器切换进入吸附程序。两个或多个吸附器由PLC系统控制的气动阀门,交替进行吸附、解吸和干燥降温的周期性工艺过程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博,未经蔡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频分析的无人值守路边停车计时收费系统
- 下一篇:点餐结算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