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显示屏并行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4692.0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1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穆松梅;卢雯霞;刘扬;张家生;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1081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并行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显示屏并行显示系统,属于液晶显示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经常被用在通讯终端、多种规格的水表、电表、气表、电子秤、工业仪表、PDA、电话机、传真机、仪器仪表、医疗设备显示屏、家电和汽车及摩托车的液晶仪表等产品上,可显示数字、汉子、图形等。
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大多通过接口有线连接,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同外部有数据传输的液晶显示模块,如果要通过有线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不仅线多布线困难,而且有线通信的通信距离增加会降低通信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对通信系统硬件的要求;此外,现有的有线液晶显示的通信距离一般都在10m以内,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另一种是与外部无数据传输的液晶显示模块,其采用一个固定的嵌入式系统配合液晶显示驱动电路经行显示。这种方式不仅使显示内容相对固定,而且系统更换或升级也比较困难。
此外,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还存在以下缺陷:成本高昂、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没有保障,同时也没有专门的技术手段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此外,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大多为一个驱动电路对应驱动一个显示屏来显示信息,要实现多显示屏显示则需要多个驱动电路来驱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显示屏并行显示系统,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有线通信距离短,增加通信距离会降低通信质量,同时提高对液晶显示系统的硬件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显示屏并行显示系统,包括m个显示驱动电路、n个显示控制电路及n个液晶显示屏,显示驱动电路上设有A无线收发模组,显示控制电路上设有B无线收发模组,A无线收发模组与B无线收发模组无线连接,且A无线收发模组与B无线收发模组采用扩散路由算法和CSMA/CD协议进行通信;n个显示控制电路与n个液晶显示屏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A无线收发模组和B无线收发模组均由nRF2401A芯片及第一外围电路组成。
更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外围电路包括:6个电阻R1、R2、R3、R4、R5、R6,R1、R2、R3、R4、R5、R6的A端分别与nRF2401A芯片的Vcc端和CLK2端连接,R1、R2、R3、R4、R5、R6的B端与nRF2401A芯片的CE端、CS端、DATA端、CLK1端、DR1端、PWR_UP端一一对应连接。通过采用nRF2401A芯片及第一外围电路作为A无线收发模组和B无线收发模组并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从而可以准确、快速、低成本的实现数据传输,同时信号的匹配程度最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MCU,第一MCU与A无线收发模组连接,第一MCU采用STC15F2K60S2芯片。
优选的,所述的STC15F2K60S2芯片的P0.0端、P0.1端、P0.2端、P0.3端、P0.4端、P0.5端与第一外围电路的R1、R2、R3、R4、R5、R6的B端一一对应连接,同时与nRF2401A芯片的CE端、CS端、DATA端、CLK1端、DR1端、PWR_UP端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显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MCU,第二MCU分别与B无线收发模组和液晶显示屏连接,所述的第二MCU包括STC89C51芯片及第二外围电路,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包括12864芯片及第三外围电路。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MCU的STC89C51芯片的P0.0端、P0.1端、P0.2端、P0.3端、P0.4端、P0.5端与第一外围电路的R1、R2、R3、R4、R5、R6的B端一一对应连接,同时与nRF2401A芯片的CE端、CS端、DATA端、CLK1端、DR1端、PWR_UP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第二外围电路包括:A复位电路和A外围晶振电路;A复位电路与STC89C51芯片的RST端连接;A外围晶振电路分别与STC89C51芯片的XTAL1端和XTAL2端连接;所述的第三外围电路包括:量程为2KΩ的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滑臂端与12864芯片的管脚3连接,滑动变阻器的a端接地,b端分别与电源和12864芯片的管脚2连接;12864芯片的管脚1、20接地,管脚2、17、19与电源连接;12864芯片的T1端、WR端、T0端、RD端与STC89C51芯片的T1端、端、T0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4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链条状持握带的手机持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型枪械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