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9727.1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6 | 分类号: | B60R22/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屠福河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是乘员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安全带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中乘员受到的伤害。安全带在佩戴时通常存在一定的织带松弛量,以保证乘员不会过紧地被约束在座椅上。然而,研究表明织带松弛会降低乘员约束系统的保护效果。为消除织带松弛量,传统的火药式安全带预紧装置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目前的乘员约束系统中,其原理是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在乘员尚未明显向前移动的情况下,立即拉紧织带以消除织带松弛量。事故统计表明大多数驾驶员在事故发生会前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制动过程会使乘员在碰撞前便已存在一定前倾量,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约束效能较差且可能对乘员造成不可预计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该装置正常情况下不影响乘员的佩戴舒适性,当事故预判系统判定事故将要发生时,预紧装置被触发,迅速收紧并锁止安全带织带,消除织带松弛量,提高乘员约束系统的保护效果。这样既能保证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又能保证乘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包括连接件、棘槽板、齿条、自锁部件、电机齿轮和支持板,所述支持板的下端固定于车体上,所述支持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棘槽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持板的上方表面,所述电机齿轮设置于所述支持板的下方,所述棘槽板和所述支持板形成有棘槽轨道,所述自锁部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自锁部件位于所述棘槽轨道内且与所述齿条的一端连接,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齿轮啮合。在碰撞发生后起作用,一般通过检测车辆碰撞时刻产生的纵向加速度来触发安全带的预紧行为,利用火药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向下拉带扣或使卷收器轴旋转来实现安全带快速回收,需要在碰撞发生后的极短时间(一般为10ms 左右)内完成安全带的预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自锁部件包括第一棘爪、第二棘爪、铆钉和三角楔块,所述第一棘爪、所述第二棘爪均通过所述铆钉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的上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棘槽板的棘槽相匹配的齿口,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的下端闭合形成有三角口,所述三角口与所述三角楔块的顶部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安全带的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带预紧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机齿轮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件、棘槽板、齿条、自锁部件、电机齿轮和支持板,支持板的下端固定于车体上,支持板的上端与连接件连接,棘槽板固定设置于支持板的上方表面,电机齿轮设置于支持板的下方,棘槽板和支持板形成有棘槽轨道,自锁部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自锁部件位于棘槽轨道内且与齿条的一端连接,齿条的另一端与电机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在正常情况下不影响乘员的佩戴舒适性,当事故预判系统判定事故将要发生时,预紧装置被触发,迅速收紧并锁止安全带织带,消除织带松弛量,提高乘员约束系统的保护效果。这样既能保证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又能保证乘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包括连接件1、棘槽板3、齿条4、自锁部件2、电机齿轮5和支持板6,支持板6的下端固定于车体上,支持板6的上端与连接件1连接,棘槽板3固定设置于支持板6的上方表面,电机齿轮5设置于支持板6的下方,棘槽板3和支持板6形成有棘槽轨道7,自锁部件2与连接件1固定连接,连接件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安全带的连接孔8,自锁部件2位于棘槽轨道7内且与齿条4的一端连接,齿条4的另一端与电机齿轮5啮合,电机齿轮5设置于驱动电机(图未示)的输出端,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齿轮齿条4机构运动,从而使带扣在短时间内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实现预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海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9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门烘干机的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