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9301.6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发光效果,有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金属板材上会通过激光打孔等方式形成一些微孔,这些微孔从外观上基本看不见,但可以透光,从而可以通过设备内部的灯光组合成一些不同的图案,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外观效果。然而,传统的微孔结构存在一个缺陷,由于激光加工的微孔是直孔,没有锥度,而光沿是直线传播,故只能从正对孔的方向看到显示在板材上的图案,侧面基本看不到显示在板材上的图案,这使得图案可视范围很小,显示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微孔结构虽然获得了出光效果,但是却容易使壳体内进灰尘、进水等,而且,由于微孔本身容易收纳细微杂质,也很容易影响透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既能有效地扩大微孔透光图案的可视范围,又能防止壳体内经微孔进尘和进水。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壳体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透光微孔,所述多个透光微孔中,至少一部分透光微孔内填充有透光介质,所述透光介质的出光表面为经粗糙化处理的雾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介质至少填充所述透光微孔的出光口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介质填满所述透光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介质为透光胶或者具有透光性的透光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介质的出光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为凸面。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介质的出光表面位于所述透光微孔的出光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开设所述透光微孔的部分为金属板材或塑料板材或金属与塑料的复合板材。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上的透光微孔中填充透光介质,并使透光介质的出光表面成为粗糙化处理的雾化表面,当壳体内光线经透光介质从透光微孔射出时,经过出光表面的折射、漫反射作用,原本直线射出的光线发生偏转,均匀向不同方向发散,进而有效扩大了设备壳体的微孔发光图案的可视视角范围,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外观视觉效果。不仅如此,透光介质还起到保护壳体内部元件的作用。此外,在透光介质填充了透光微孔的出口端的情况下,还能防止孔中进入杂质而影响到透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一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阅图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壳体1上开设有多个透光微孔(图中仅示出其中一个),这些透光微孔可以是在壳体板材上通过激光打孔等方式形成的很多直径约0.03mm的微孔,设备在壳体1内设有光源(未图示),当透过这些微孔向外发光时可形成设定的光亮图案,例如为设备设计好的LOGO、字符等。在这些透光微孔中,至少一部分透光微孔内填充有透光介质2,透光介质2的出光表面3为经粗糙化处理的雾化表面。透光介质2的出光表面3可以利用喷砂或激光雕刻等方法雾化,提高其表面粗糙度。通过使透光介质2的出光表面3成为粗糙化处理的雾化表面,当壳体1内的光线a经透光介质2从透光微孔射出时,经过出光表面3的折射、漫反射作用,原本从壳体1内直线射出的光线向各个方向发生偏转,形成均匀地朝不同方向发散的管线b,从而有效扩大了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1的微孔发光光线的可视视角范围,使壳体1上形成的发光图案既可以从正面观看到,也可以从不同侧面观看到,显著扩展和提升了设备的外观视觉效果。除了能起到改善发光效果的作用之外,由于透光介质2将相应的透光微孔封住,与外部隔绝,还能够防止从透光微孔进灰、进液到壳体1内,从而起到对壳体1内部元件的保护作用。此外,透光介质2在透光微孔出口端的存在还能有效防止灰粒等杂质进入微孔中,妨碍光线射出而影响透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9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60度旋转红外人体感应LED灯
- 下一篇:一种吸附性能好的双用水晶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