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干脚地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6846.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宋竟菱;曾赟;马子惠;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竟菱;曾赟;马子惠;张洁 |
主分类号: | B60N3/06 | 分类号: | B60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干脚 地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毯,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干脚地毯。
背景技术
地毯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是一种软性铺装材料,市场上的地毯品种很多,但是专门为司机设计的地毯还比较少,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司机的鞋底很潮湿,踩动油门和/或刹车时鞋底容易打滑,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干脚地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干脚地毯,包括主体、鞋垫和导气管,鞋垫设在主体上,鞋垫和主体之间形成有空腔,导气管与空腔连通,鞋垫设有气孔,空腔通过气孔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气管一端可以连通外界的热气装置,另一端连通主体和鞋垫之间的空腔,热气装置通过导气管将热气导入到空腔中,再由气孔排向外界,热气直接作用于潮湿的鞋底,解决了现有车用地毯难以将潮湿的鞋底进行干燥,而导致踩动油门和/或刹车时鞋底容易打滑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护主体设有凸起,鞋垫位于主体的正面,凸起位于主体的背面。由此,鞋垫通过凸起固定在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下方的车体上,使鞋垫不容易发生滑动现象,可以更好地烘干鞋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气管为软管。由此,导气管可以根据车内空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弯曲,提到车内空间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垫设有毛状物。由此,鞋底置于鞋垫的毛状物上面,可以使人感觉更舒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垫的轮廓与脚掌相吻合。由此,使热气更集中于鞋底部位,可以充分利用热能,使干燥鞋底的效果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用干脚地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用干脚地毯的结构。
如图1所示,车用干脚地毯,包括主体1、鞋垫2和导气管3。
鞋垫2缝制在主体1正面上,鞋垫2和主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4,导气管3与空腔4连通。
如图2所示,主体1的背面还成型有凸起11,通过凸起11,可以将主体1固定在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下方的车体上,防止地毯容易发生滑动现象。
本实施例中,凸起11的材质为软塑料(既可以减少地毯对车体的伤害,也可以使地毯更好地吸附在车体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当车体上设有与凸起11配合的凹槽时,凸起11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为硬塑料,使地毯更好地固定在车体上。
鞋垫2还成型有开孔21,空腔4通过开孔21与外界连通,将热气导向外界直接作用于潮湿的鞋底(可以提高烘干鞋底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开孔21分布于整个鞋垫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鞋底需要进行干燥的部位选择开孔21分布于鞋垫2的位置(如只分布于鞋跟部)。
本实施例中,鞋垫2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三个或四个)。
鞋垫2的表面上还粘合着毛状物22,鞋底置于地毯的22毛状物上面,可以使人感觉更舒服。
鞋垫2的轮廓与脚掌相吻合,使热气更集中于鞋底部位,可以充分利用热能,使烘干鞋底的效果更明显。
导气管3的一端连通热气装置,另一端与空腔4连通,热气装置将热气通过导气管3导入空腔4中,再由气孔21排向外界直接作用于潮湿的鞋底。
本实施例中,热气装置可以是发动机,导气管3连通发动机区域,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得到热气,热气通过导气管3导向空腔4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热气装置可以是电吹风。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凸起11将主体1固定在车体上,启动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得到热气,热气通过导气管3进入鞋垫2和主体1之间形成的空腔4中,充斥在空腔4中的热气通过开孔21直接作用于潮湿的鞋底,对潮湿的鞋底进行干燥,解决了现有车用地毯难以将潮湿的鞋底进行干燥,而导致踩动油门和/或刹车时鞋底容易打滑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竟菱;曾赟;马子惠;张洁,未经宋竟菱;曾赟;马子惠;张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6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积U形自卸汽车车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