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托盘功能的笼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1462.0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邦良;沈默;赵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赵邦良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托盘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托盘功能的笼车。
背景技术
在物流配送工作中,笼车作为货物搬运工具是较为常见的,它是一种安装有四只脚轮的运送与储存物料的单元移动集装设备。常用于配送中心的货物拣选或工厂工序间的物料周转。笼车是生产、流通业搬运利器,它穿梭于货架之间拣货与运送。然而现有的笼车大都比较笨重,功能单一,推起来很不方便,这使笼车的应用领域受到较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三个侧面均能向内折叠使车体可以作为托盘使用、推拉方便的具有托盘功能的笼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托盘功能的笼车,包括笼车本体,笼车本体包括有合围形成载货空间的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其中,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底板铰接配合并能向内翻转盖合于底板上;笼车本体的长度为与标准托盘长度相匹配的1200mm,笼车本体的宽度为与标准托盘宽度相匹配的1000mm。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盖合在底板上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为左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前侧板的外表面形状与标准托盘上表面形状相匹配。
上述的后侧板上部设置有推手。
上述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部均设置有卡钩以及与卡钩相适配的耳槽,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卡钩卡入耳槽中相互固定连接。
上述的笼车本体下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且四个万向轮分别设置在底板下部的四角。
上述的前侧板上设置有标识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托盘功能的笼车,包括笼车本体,笼车本体包括有合围形成载货空间的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其中,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底板铰接配合并能向内翻转盖合于底板上;笼车本体的长度为与标准托盘长度相匹配的1200mm,笼车本体的宽度为与标准托盘宽度相匹配的1000mm。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托盘使用,将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向内翻转盖合于底板上,使笼车的前、左右三面均无遮拦,底板作为托盘使用非常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将笼车本体的长度设为1200mm,宽度设为1000mm,与标准的托盘尺寸相匹配,前侧板的外表面形状与标准托盘上表面形状相匹配。叠设在底板上的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中,前侧板位置最靠上,笼车当托盘用时,前侧板外表面正好在上面,而且不要叉车了。笼车和托盘都在物流中广泛使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托盘不够用或者缺少叉车,而笼车却有富余,那么本实用新型通过笼车一车两用可以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笼车都不设置推手,底部的轮子是两个定向轮,两个万向轮,推起来十分费力,而且车体很难拐弯,用起来极不顺手,而本实用新型在后侧板上部设置有推手,推拉方便,笼车本体下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使笼车转弯也很方便,极大地提升了笼车的使用舒适度。现有的笼车的侧板大都采用插销和插口连接固定,而笼车本身质量较大,插销和插口容易卡在一起很难插拔,本实用新型采用卡钩卡入耳槽的方式固定,固定效果好,插拔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三个侧面均能向内折叠使车体可以代替托盘和叉车使用、推拉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三个侧板向内翻转盖合于底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笼车本体1、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耳槽2、推手3、卡钩4、万向轮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托盘功能的笼车,包括笼车本体1,笼车本体1包括有合围形成载货空间的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其中,前侧板12、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均与底板11铰接配合并能向内翻转盖合于底板11上;笼车本体1的长度为与标准托盘长度相匹配的1200mm,笼车本体1的宽度为与标准托盘宽度相匹配的1000mm。
实施例中,前侧板12、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盖合在底板11上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为左侧板14、右侧板15和前侧板12,前侧板12的外表面形状与标准托盘上表面形状相匹配。
实施例中,后侧板13上部设置有推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赵邦良,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赵邦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1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