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浮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9567.4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辉;姚维兵;丘邦超;杨猛;陈振城;贺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2 | 分类号: | F16M11/12;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浮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设备动力源端与执行端需要柔性连接的三维浮动机构,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自动化设备领域大量设备的动力源端与执行端需要柔性连接,主要起到减少整机振动的传递,设备执行端发生异常情况时对动力源端的保护、执行端定位时具有自动调整空间角度和位移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柔性连接减少了振动和噪声污染,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护价格较贵设备,同时也减少了设备零件所需加工和安装精度。
现有工业自动化领域设备的柔性连接所采用的浮动机构主要通过零件间弹簧连接、橡胶连接、铰链连接等。但现有技术大多只能实现单向或者两个方向的移动和转动,并且自动补偿能力较差,结构过于复杂不宜自行生产,不能真正意义的保护动力源端设备,或使执行端设备不受动力源端振动影响,或者部分不能自动对中复位等缺点的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空间角度和位移补偿能力强、执行端具有六个自由度并且具有自动对中复位功能的三维浮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三维浮动机构,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动力源连接板和执行端连接板,所述动力源连接板和执行端连接板的相对应四个角之间均安装有定位销轴,动力源连接板上端面的四个角均布置一根Z向定位螺栓,所述Z向定位螺栓的一端穿过动力源连接板后置于动力源连接板和执行端连接板之间,相邻的两根Z向定位螺栓之间设置有一块Z向定位C型块,所述Z向定位C型块的一端固定在动力源连接板的上端面,Z向定位C型块的另一端悬空,所述执行端连接板位于四块Z向定位C型块围绕的空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Z向定位C型块包括第一水平块、第二水平块以及设置在第一水平块和第二水平块之间的竖直块,所述第一水平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源连接板上,所述竖直块的内侧面与执行端连接板的侧面之间存在Y向间隙或X向间隙,所述第二水平块的上端面与执行端连接板的下端面之间存在Z向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执行端连接板上设置了两个大衬套和两个小衬套,两个所述大衬套呈对角布置,两个所述小衬套呈对角布置,与大衬套匹配的定位销轴的一端过盈安装在动力源连接板上,与大衬套匹配的定位销轴的一端穿过与大轴套固定,所述大轴套中靠近动力端连接板的一端设置锥形凸台,所述大衬套内设置有与锥形凸台匹配的锥形孔,与小衬套匹配的定位销轴的一端螺栓固定在动力源连接板上,与小衬套匹配的定位销轴的一端穿过与小轴套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轴套的最大外径大于锥形孔的最大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轴套与大衬套同轴安装,所述锥形凸台的外表面与锥形孔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了配合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力源连接板和执行端连接板之间设置Z向定位螺栓和Z向定位C型块,并通过设置锥形凸台和锥形孔,使执行端在X、Y、Z三向都具有两个自由度,实现了六自由度,从而可以对动力源端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使执行端不受动力源端的振动的影响,降低了设备的加工和安装精度,并通过锥形结构使得浮动机构具有自动对中复位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9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注汽管线新型复合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