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转向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999.3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桂龙明;蒋玮;毛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件和承载件,用于连接减震器、制动钳、轴承、控制臂、转向横拉杆以及挡泥板等,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转向、制动和垂直载荷。如公告号为CN20164687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汽车制动角总成,其包括转向节、制动盘、轮毂、制动钳和挡泥板,转向节1的中心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轴承,制动盘和轮毂连接,轮毂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向节上。
转向节作为复杂的空间连接件,其刚度、强度和疲劳性能决定了整车安全性。传统的转向节结构在减震器安装臂后部上布置一方形减重孔,减重孔的两侧分别有高度及大小相同的加强边。即便存在方形减重孔,转向节仍然存在重量较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节,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还具有重量轻的特点。
为解决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节,包括减震器安装臂、转向横拉杆装配孔件、制动钳装配孔件以及轴承装配孔件,减震器安装臂的末端设置减震器装配孔件,外端连接在轴承装配孔件上,其特点是,减震器安装臂的外侧具有自减震器装配孔件外周向外延伸贯穿减震器安装臂的、长形的减重槽,减震器安装臂在减重槽的靠近制动钳装配孔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边,减震器安装臂在减重槽的靠近转向横向拉杆装配孔件的一侧具有减重孔,该减重孔为贯穿减震器安装臂内、外侧的通孔,在该减重孔的外侧孔端设置有第二加强边和第三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相比于第三加强边更靠近第一加强边,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以及第三加强边的高度依次递减。
所述的汽车用转向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三加强边和第二加强边在所述孔端的顶部相接。
所述的汽车用转向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减重槽的外端位于一个制动钳装配孔件和轴承装配孔件相接处。
所述的汽车用转向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减重槽的槽宽自减震器装配孔件向外逐渐递减。
所述的汽车用转向节,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减重孔的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通过改变减震器安装臂的构造,同时具有减重槽和减重通孔,因此可以做得比较轻。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转向节的轴测视图。
图2为图1中汽车用转向节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比较例的汽车用转向节的轴测视图。
图4为图3中汽车用转向节的另一个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1和图2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汽车用转向节包括减震器安装臂7、转向横拉杆装配孔件4、制动钳装配孔件2以及轴承装配孔件1,还包括控制臂装配孔件5。汽车用转向节是铸造或者锻造成形的一体件,为了便于描述,按照功能,其将划分为多个元件,例如转向横拉杆装配孔件4就是提供转向横拉杆装配孔的部位,制动钳装配孔件2就是提供一个制动钳装配孔的部位,轴承装配孔件1就是提供轴承装配孔的部位。转向节实质上是以轴承装配孔件1为中心,在孔件1的外周方向分布其他功能的元件,例如减震器安装臂7、转向横拉杆装配孔件4、制动钳装配孔件2以及控制臂装配孔件5等。在轴承装配孔件1的周壁上设置有挡泥板装配孔8。
参照转向节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以其面向制动盘的一侧为外侧,相反的一侧为其内侧,在图1中显示了其外侧的构造,另外,图1所示的上侧即为安装位置的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8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