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化式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7720.X | 申请日: | 2014-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华电互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8 | 分类号: | F01N1/18;F01N1/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兵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化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化式消声器。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车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声音,通常要在发动机的排气通路中设置消声器。消声器在排气通路的排气管在外周侧形成一个容积室,容积室中填充由玻璃纤维或者发泡树脂等形成的吸音材料,中间采用隔板分隔成若干个腔室,进行阻挡,并穿过隔板上的通孔进行摩擦,通过这种结构,降低消声器中由流过排气通过的空气产生的声音。但这种结构存在背压的问题,易形成反流,导致流通不畅,影响发动机动力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消声器背压问题严重,易形成反流,影响发动机动力性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化式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化式消声器,包括筒体、进气管、进气口、出气管、出气口和消音棉,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接在筒体的两端,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消音棉位于筒体的内壁上,筒体内设有化能筒、过渡筒和耗能筒,化能筒内设有辊筒,耗能筒内设有震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化能筒连接在进气管上,耗能筒连接在出气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过渡筒连接在化能筒和耗能筒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辊筒为梭形,筒体上设有叶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震荡板的两端通过弹簧垂直连接在耗能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筒体内设置化能筒、过渡筒和耗能筒,并分别在化能筒内设置辊筒,在耗能筒内设置震荡板,尾气先从进气管进入化能筒,冲击辊筒上的叶轮,带动辊筒旋转,气流的一部分冲击能量转化为驱动辊筒转动的机械能,再进入空间较大的过渡筒,气体得到膨胀,速度放缓,然后进入耗能筒,冲击震荡板作弹性的扭曲或位移,进一步的消耗能量,最后从出气管排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筒体,2. 进气管,3. 进气口,4. 出气管,5. 出气口,6. 叶轮,7. 消音棉,8. 化能筒,9. 过渡筒,10. 耗能筒,11. 辊筒,12. 震荡板,13.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转化式消声器,包括筒体1、进气管2、进气口3、出气管4、出气口5和消音棉7,进气管2和出气管4分别连接在筒体1的两端,进气口3和出气口5分别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4连接,消音棉7位于筒体1的内壁上,筒体1内设有化能筒8、过渡筒9和耗能筒10,化能筒8内设有辊筒11,耗能筒10内设有震荡板12。化能筒8连接在进气管2上,耗能筒10连接在出气管4上。过渡筒9连接在化能筒8和耗能筒10之间。辊筒11为梭形,筒体上设有叶轮6。震荡板12的两端通过弹簧13垂直连接在耗能筒10内。
在筒体1内设置化能筒8、过渡筒9和耗能筒10,并分别在化能筒8内设置辊筒11,在耗能筒10内设置震荡板12,尾气先从进气管2进入化能筒8,冲击辊筒11上的叶轮6,带动辊筒11旋转,气流的一部分冲击能量转化为驱动辊筒11转动的机械能,再进入空间较大的过渡筒9,气体得到膨胀,速度放缓,然后进入耗能筒10,冲击震荡板12作弹性的扭曲或位移,进一步的消耗能量,最后从出气管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华电互感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华电互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77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内燃机排烟温度的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直列双单元车用发动机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