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炼厂干气浅冷吸附-吸收分离氢气、乙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6988.1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5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蔡跃明;钟雨明;张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0/00 | 分类号: | C10G70/00;C01B3/50;C07C11/04;C07C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厂干气浅冷 吸附 吸收 分离 氢气 乙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厂干气的分类回收领域,涉及一种炼厂干气浅冷吸附-吸收分离提取氢气、乙烯装置。
背景技术
炼厂干气中的有用组份主要为氢气、轻烯烃和轻烷烃等。这些组份在炼厂干气中都是很有价值的,但目前它们很大量仍然没有实现最优化利用,而是直接用作了燃料,有的甚至直接点火炬放空。炼厂干气中既含有氢气,还含有大量轻烯烃和轻烷烃。这些组份可以分离出来分别利用,比将其直接用作燃料或重整制氢、合成甲醇的原料效益要高。
从炼厂干气中回收氢气、轻烯烃和轻烷烃的技术主要有冷油吸收分离法、膜分离法、吸附分离法等工艺。
吸附分离法是利用吸附剂对混合气体中各组份的吸附选择性不同,通过压力或温度改变来实现吸附与再生的一种分离方法,具有再生速度快、能耗低、操作简单、工艺成熟稳定等特点。通过压力变化实现分离的变压吸附回收干气中氢气工艺相对成熟,可获得纯度为98%(体积比)以上的氢气产品,但氢气回收率一般在85%左右。采用现有的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要从含低浓度氢气、乙烯等炼厂干气中同时回收高纯度的氢气、乙烯及乙烷,存在收率低、不能实现炼厂干气主要组份完全清晰分离、投资占地巨大等问题。
膜分离法是在一定压力下,利用进料气中各组份在膜中渗透速率的差异进行分离的。膜分离法回收FCC干气中氢气的装置于1987年在美国庞卡城建成,氢气回收率为80-90%。膜分离法尤其适用于带压、氢气含量低的干气中氢气回收,其优点在于占地小、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但膜分离回收氢气的纯度不高,一般为95-99%。而且在回收乙烯、乙烷方面,还没有相关采用用膜分离的方案提出。
冷油吸收分离技术是利用原料中各组份相对挥发度的差异(沸点差),通过气体透平膨胀制冷,在低温下将干气中各组份按工艺要求冷凝下来,不易冷凝的氢气最先得到,氢气回收率为70-80%,纯度为70-90%。其后用精馏法将其中的各类烃逐一分离,乙烯收率一般为90%以上。深冷分离具有可同时回收氢气及乙烯乙烷、工艺成熟、回收率相对较高等优点,一般适合处理大量干气的场合,尤其适合于炼厂集中地区,深冷分离缺点在于产品纯度不高,且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的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以及冷油吸收分离法各自单独进行练厂干气处理的局限,提供一种炼厂干气浅冷吸附-吸收分离提取氢气、乙烯方法及装置。
炼厂干气浅冷吸附-吸收分离提取氢气、乙烯装置,由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浅冷吸收塔、解吸塔、冷量回收系统、压缩机、预处理单元组成;所述冷量回收系统为利用输入气体膨胀制冷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底部出口与浅冷吸收塔的底部入口连接,第一吸附塔顶部出口与第二吸附塔的底部入口连接,所述浅冷吸收塔的顶部出口与冷量回收系统的入口连接,浅冷吸收塔的底部出口与解吸塔入口连接;所述解吸塔底部出口与浅冷吸收塔的吸收剂入口连接,所述冷量回收系统出口与第一吸附塔前置的预处理单元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连接在第一吸附塔与浅冷吸收塔之间的管路上。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回收系统由膨胀机和冷箱组成。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馏塔,所述精馏塔的中部入口与解吸塔塔顶出口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厂干气浅冷吸附-吸收分离提取氢气、乙烯装置,将炼厂干气通过浅冷油吸收和变压吸附,分别得到高纯度氢气和碳二及碳二以上组份,采用浅冷回收及在浅冷吸收前先行进行低压吸附分离,进一步节约了冷量,从而降低了能耗,减小了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炼厂干气浅冷分离吸收氢气、乙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氢气含量56.2%、乙烷含量7.2%、乙烯含量6.2%、甲烷含量22.2%、氮气含量5.5%、碳二以上组分含量0.9%、酸性气体含量1.8%(本文中提到的气体百分比均为体积百分比)、压力为1兆帕的炼厂干气进行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炼厂干气的温度降低至5至10摄氏度,进入第一吸附塔进行第一次吸附,第一次吸附时的温度控制在5至10摄氏度;进入时的压力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6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型生物质多功能工业用一体化工业炉胆
- 下一篇:一种抗静电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