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耳鸣的掩蔽声信号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3612.7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蒋一宁;蒋涛;赵旭;夏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微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耳鸣 掩蔽 信号 生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耳鸣的掩蔽声信号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耳鸣(Tinnitus或Sonitus),美国听力学会对耳鸣的定义是指非外部声音产生的听觉感知。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或尖声铃声”。
耳鸣的声治疗是一种以声音为基础的对症治疗方法。声治疗可通过增加环境声音、使用声发生器及助听器或者助听型声发生仪器来进行。治疗需1年半到2年时间,耳鸣患者须在这段时间长时间佩戴声发生器,直至治疗结束。
掩蔽治疗是声治疗中的一种,它使用第二个声音降低原有声音强度,也用完全掩蔽,这时掩蔽声频率必须包含与原声音接近的特定临界频率带;对有些患者,几乎所有频率声音都能掩蔽耳鸣,而另一些患者,却只有与他们耳鸣声频率相一致的掩蔽声才起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29种治疗耳鸣手段,从传统的耳鸣掩蔽法到最近的激光治疗法,就耳鸣治疗使用信号而言,可分成三类:一是基于各种声学特征的声音治疗,包括常规的声掩蔽治疗法、低强度的声音治疗法(习服治疗)、低频声治疗法、超声治疗法、白噪音治疗法等;二是使用其它信号源作为治疗手段,有低强度激光治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和微电流疗法等;三是利用自然声音和音乐治疗耳鸣。
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
第一类信号能提供有效掩蔽耳鸣的声音成分,掩蔽效果好,但长时间聆听,舒适性差,有可能损害听力,且无助于患者放松,使适应性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类信号不是可听闻的声音信号,不在本专利讨论范围。
第三类信号有助于患者放松,聆听舒适性高,但只对部分耳鸣声和该自然声相似的患者有效。有一定疗效的自然声或音乐非常难以制备,比如受到好评的海潮声,据称是在全世界各地海滩录制了100多种海潮声,才从中试验出一种有效的声音。这种局限使其难以推广,使用极其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解决了以上问题的治疗耳鸣的掩蔽声信号生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耳鸣的掩蔽声信号生成装置,包括耳鸣测试参数输入单元、刺激声生成单元、通断控制单元、自然声生成单元、多路信号混合单元、治疗声信号输出单元组成,所述耳鸣测试参数输入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刺激声生成单元、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通,通过刺激声生成单元通过通断控制单元与多路信号混合单元连通,所述自然声生成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多路信号混合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述多路信号混合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治疗声信号输出单元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耳鸣测试参数输入单元为耳鸣测试检测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刺激声生成单元由噪声信号源和滤波器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通断控制单元是一个由定时器控制的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自然声生成单元由自然声声音数据库与滤波器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多路信号混合单元为声音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生成的掩蔽声信号,克服了目前自然声或音乐信号适应面窄,有效率低和难以制备的缺点,又克服了用宽带噪声等测试用刺激声信号作为掩蔽声在舒适性上的局限,使适用的人群更广泛,康复手段更丰富,康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耳鸣的掩蔽声信号生成装置,包括耳鸣测试参数输入单元、刺激声生成单元、通断控制单元、自然声生成单元、多路信号混合单元、治疗声信号输出单元组成,所述耳鸣测试参数输入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刺激声生成单元、通断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通,通过刺激声生成单元通过通断控制单元与多路信号混合单元连通,所述自然声生成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多路信号混合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通,所述多路信号混合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治疗声信号输出单元连通;
所述耳鸣测试参数输入单元与现有的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连接,可提取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中存储的耳鸣测试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微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微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危险警告及转向电路
- 下一篇:拼装架以及冷藏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