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1782.1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8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薛世山;李成伟;姜城;马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6/04 | 分类号: | F25B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压力 深度 过冷 高效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是利用制冷手段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汽组分,达到降低空气绝对含湿量目的的电器设备。农作物种子、电子产品、精密仪器、音像制品、纸张、服装、皮具、药物等物品的防潮防霉,沿海地区和雾区的除湿,患风湿、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以及老人、产妇与婴幼儿的起居、看护,都特别需要创造一个适宜的湿度环境。因此,除湿机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精密仪器、食品药品的制造车间,以及音像室、图书馆、档案室、检验检疫室、计算机房、实验室、器材室、电信室、银行、手术室、烟草仓库、人防工程、军用仓库,以及食品、药物、种子库房等特殊场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除湿机显出了勃勃商机,并迅速进入广大普通家庭居室和常规办公室,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目前主流的除湿机,都是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制冷系统运行时,风机吸入的含湿空气通过蒸发器降温到湿空气的露点温度之下,空气中的水蒸汽在蒸发器的铝翅片上放热冷凝析出,完成除湿。
这种除湿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运行可靠,易于维护。但是这种除湿机的除湿效率低下,且易造成能量浪费,现将主要问题罗列如下:
一、冷凝器通风量偏小,冷凝压力抬高,造成压缩机的功耗增大、压差增大、压缩比增大、能效比降低
现有技术中的制冷除湿系统在运行时,冷凝器中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放热量,是制冷剂气体从蒸发器带来的降温除湿时湿空气放出的显热Q1、湿空气中水蒸汽冷凝热Q2和压缩机对低压制冷剂气体的压缩功A三者的总和,一般是蒸发器侧的湿空气降温放出的显热Q1的3倍左右。而制冷除湿系统的冷凝器、蒸发器处在同一个风道内,共用一个风机,采用串联方式通风;为了蒸发器对吸入空气能够有效降温到空气的露点温度之下进行除湿,风机的通风量就不能太大;而满足了蒸发器降温除湿的通风量,对于冷凝器来说又偏小;致使流经冷凝器的空气温度上升过大,带动冷凝器冷凝温度抬高,也就是冷凝压力抬高,造成制冷除湿系统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差增大,压缩机的功耗增大、压缩比增大,能效比降低。
二、整体式冷凝器削弱了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造成蒸发器的蒸发吸热能力包括除湿能力的下降
现有的除湿机采用整体式冷凝器,试图在一只整体式冷凝器中,连续完成压缩机排出的过热制冷剂气体的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的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的进一步降温过冷。事实上,由于整体式冷凝器所选用的材料都是铜、铝等热的良导体,从而在“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和“制冷剂液体进一步降温过冷”这三个有着明显温度落差的区域之间沿着翅片方向形成“热桥”,造成热量自“过热制冷剂气体显热部分的放热降温”、“制冷剂气体冷凝放热液化”区域沿着翅片向“制冷剂液体降温过冷”区域传递,严重削弱了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由于在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过冷”不足,制冷剂液体温度比蒸发器里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出很多,而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吸热之前要首先把自身温度降低到蒸发温度,为此,在进入蒸发器之前的毛细管里,又发生少量液态制冷剂没有进入蒸发器就提前蒸发汽化,吸收多数液态制冷剂的显热以促进其“过冷”到蒸发温度。而少量液态制冷剂没有进入蒸发器就在毛细管中提前蒸发汽化,这又进一步造成蒸发器的蒸发吸热能力包括除湿能力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机“冷凝器通风量偏小,冷凝压力抬高,造成压缩机的功耗增大、压差增大、压缩比增大、能效比降低”和“整体式冷凝器翅片的热桥作用削弱了冷凝器末端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造成蒸发器的蒸发吸热能力包括除湿能力的下降”两大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低冷凝压力深度过冷高效除湿机, 该除湿机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第一风机和制冷除湿系统,其中,
所述风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制冷除湿系统位于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出风口;
所述制冷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蒸气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内的管道相连并与所述压缩机形成一供制冷剂流经的循环通道;所述制冷剂自所述压缩机开始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内的管道;
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且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的风道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旁通气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1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设备测试电源
- 下一篇:一种CAN总线终端电阻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