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温度和湿度检测功能的空调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0957.7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薛震华;薛志群;邱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群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湿度 检测 功能 空调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带温度和湿度检测功能的空调电路。
背景技术
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是空调控制中重要的数据,能够直观的反映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用户通过及时调整提高自身舒适度。现有的空调基本都具备抽湿功能,但是抽湿的程度却不能及时反映出来,空调制冷或制热对室内的湿度都有影响,湿度过高或过低人体都会感觉不舒适。于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并显示室内环境实时温度和湿度的空调电路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温度和湿度检测功能的空调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温度和湿度检测功能的空调电路,包括一型号为SH79F081AM的单片机、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抗干扰电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内部冷媒流通管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抗干扰电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抗干扰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具有两个信号输出端,一个信号输出端接地,另一个信号输出端分出三路,第一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二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三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具有两个信号输出端,一个信号输出端接地,另一个信号输出端分出三路,第一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第二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三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2、上述方案中,所述湿度传感器具有两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一个信号输入端连接,另一个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另一信号输入端连接,且其中一个引脚经过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的并联电路接地。
3、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温度显示电路和湿度显示电路,用于将检测到的温度和湿度显示在空调室内机的面板或者遥控器显示屏上,显示电路为现有技术,如可采显示驱动处理芯片接合液晶屏显示或数码管显示来实现。
4、上述方案中,所述空调电路可设于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上,也可设于空调遥控器内。
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内部制冷剂流通管的温度,可以直接设在制冷剂流通管的管壁上,也可靠近制冷剂流通管设置,只要能够实时检测到制冷剂流通管的温度即可,制冷剂流通管的温度反映了制冷剂工作是否正常、制冷剂是否足量等,对于空调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单片机,将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及制冷剂流通管的温度实时显示出来,以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者由空调主控单元自动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环境舒适度快速有效地调整到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度和湿度检测电路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度显示和湿度显示电路原理图。
以上附图中:U1、单片机;RMT1、第一温度传感器;RMT2、第二温度传感器;RHT1、湿度传感器;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带温度和湿度检测功能的空调电路
参见附图1所示,包括一型号为SH79F081AM的单片机U1、湿度传感器RHT1、第一温度传感器RMT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RMT2。
所述湿度传感器RHT1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具有两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与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22连接,另一个引脚与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26连接并经过第三电容C3和第三电阻R3的并联电路接地。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RMT1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RMT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抗干扰电路与所述单片机U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群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群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0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