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及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535.6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3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海;徐中立;吴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无线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型戒烟工具,主要用于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模拟吸烟感觉。供电装置作为电子烟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使得烟油或固态发烟物质加热雾化,从而产生吞云吐雾的吸烟效果。目前,供电装置大多为设置在电子烟内部的电池等储能部件。
但是,现有的电池等储能部件作为供电装置具有不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爆炸风险,而且电池等储能部件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当电池等储能部件内部存储的电能消耗完之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使其完成充电过程。当电池等储能部件达到寿命需要丢弃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子烟供电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及电子烟,该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及电子烟的内部不设置电池等储能部件,所以电子烟不受其内部电力存储的限制,也不用担心电池等储能部件存在爆炸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包括外部能量发送装置以及设置于电子烟内部的能量接收装置,该能量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能量接收模块,该能量发送模块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能量发送模块,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建立无线通讯连接,能量发送模块用于产生并发送高频电磁信号,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高频电磁信号并为电子烟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上述能量接收装置还包括与能量接收模块连接并用于保持输出电压恒定和去除杂波干扰的稳压滤波电路,上述电子烟具有一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与稳压滤波电路连接。
优选地,上述稳压滤波电路与雾化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高频电磁信号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电路。
进一步地,上述能量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以及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开关电路,该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对能量接收装置及电子烟进行控制,该开关电路用于接通或断开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之间的电回路。
优选地,上述能量接收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显示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能量接收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通讯供电模块,该通讯供电模块用于对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一显示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上述能量发送装置还包括分别与能量发送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以及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显示模块。
优选地,上述能量发送模块固定连接一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与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并适于带动能量发送模块转动,以使能量发送模块正对能量接收模块的方向。
优选地,上述能量发送模块包括多个能量发送单元,该多个能量发送单元互相并联,第二控制模块适于根据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无线通讯信号控制至少一个能量发送单元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的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雾化装置、以及上述能量接收装置,该能量接收装置与雾化装置连接并为雾化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上述电子烟还包括壳体,上述能量接收装置与雾化装置均收容于该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并通过电子烟与外部能量发送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连接,外部能量发送装置产生并发送高频电磁信号,位于电子烟内部的能量接收装置则接受该高频电磁信号并为电子烟提供电能。本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中的电子烟根据磁耦合共振进行电力传输,其内部不设置电池等储能部件,使得电子烟不受其内部电力存储的限制,吸烟过程中外部能量发送装置对电子烟可即时供电;也不用担心电池等储能部件存在爆炸的隐患;且该电子烟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并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能量发送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能量发送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电子烟无线供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实施例四中电子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