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组装多用的伸缩拖车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7668.1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怀军 |
主分类号: | B60D1/155 | 分类号: | B60D1/155;B25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多用 伸缩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工具中的拖车连接具,尤其是可组装多用的伸缩拖车杆。
背景技术
司乘人员或者车辆紧急救援人员在车辆发生故障时,会用一根拖车绳牵引到修理厂,这样做通常存在对后一辆故障车驾驶人员非常危险隐患,比如,前车发现紧急情况急刹车,后故障车很难刹住车辆,而造成追尾事故,因此国家交通法规要求采用刚性连接牵引拖车。
一般普遍便于携带的拖车绳由布带、钢丝或尼龙绳改制成的,长短都有,长度一般为3M-10M。为了便于使用两头有钩或圈;如果没有专用的拖车绳,常用普通能承载2t以上重量的棉纱绳或者尼龙绳代替;将绳分别拴住拖车和被拖的车。市面有销售的一种专用的拖车绳长度一般为4.5m,两端带锻打的防脱钩,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对于已失去方向控制的无法制动的故障车,拖车绳已不能使用,只有使用拖车杆刚性联接,长度一般在1.8m左右。用方钢管或圆钢管制作,两端也带防脱钩。因此,这类刚性拖车杆虽然安全,但却无法随小型车辆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组装多用的伸缩拖车杆,便于拆装收起随车携带同时便于组装延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拖车主连杆、内腔、伸缩加长杆、丝扣、销孔、拖钩头、挂钩和接杆;拖车主连杆端部向内部有内腔,内腔中安装伸缩加长杆,伸缩加长杆外端穿有销孔,同时,伸缩加长杆外端外缘有丝扣,拖钩头后端通过销钉与伸缩加长杆外端的销孔配合铰接,拖钩头前端有挂钩,接杆端部与伸缩加长杆外端的丝扣配合螺旋链接。
尤其是,拖车主连杆呈圆管状,拖车主连杆端部向内部有圆筒内腔。
尤其是,拖车主连杆端部外缘开孔安装螺钉,螺钉同时穿过拖车主连杆和伸缩加长杆定位。
尤其是,拖车主连杆两端部向内部均有内腔,两伸缩加长杆分别从两端插入拖车主连杆1内。
尤其是,伸缩加长杆外端通过丝扣旋接备接头后端,备接头前端呈锹状、钎状或镐状。
尤其是,拖车主连杆呈长圆环结构,其内部镂空,两端分别偏心开孔,两伸缩加长杆分别从该孔插入拖车主连杆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采用可伸缩延长的刚性结构,而且端部可以便捷更换安装,设计合理,轻短实用,结构简单、紧凑,拆装或组合非常容易,随车存放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安全,摆放整齐,是一种理想的车辆应急用必备佳品,适用于完成各种军民用机动车辆拖车牵引任务,也可以安装备接头当作锹、钎或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备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拖车主连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拖车主连杆1、内腔2、伸缩加长杆3、螺钉4、丝扣5、销孔6、拖钩头7、挂钩8、接杆9、备接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对于有效缩短常态刚性结构长度尺寸的通常方法,一般包括折叠或组装两种,根据拖车杆自身工作所需要的牵引负荷要求,采用高折叠结构一般较难保证拉伸强度。
本实用新型包括:拖车主连杆1、内腔2、伸缩加长杆3、丝扣5、销孔6、拖钩头7、挂钩8和接杆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拖车主连杆1端部向内部有内腔2,内腔2中安装伸缩加长杆3,伸缩加长杆3外端穿有销孔6,同时,伸缩加长杆3外端外缘有丝扣5,拖钩头7后端通过销钉与伸缩加长杆3外端的销孔6配合铰接,拖钩头7前端有挂钩8,接杆9端部与伸缩加长杆3外端的丝扣5配合螺旋链接。
前述中,拖车主连杆1呈圆管状,拖车主连杆1端部向内部有圆筒内腔2。
前述中,拖车主连杆1端部外缘开孔安装螺钉4,螺钉4同时穿过拖车主连杆1和伸缩加长杆3定位。拖车主连杆1和伸缩加长杆3通过调整对应的定位孔选择并定位伸缩长度。
前述中,拖车主连杆1两端部向内部均有内腔2,两伸缩加长杆3分别从两端插入拖车主连杆1内。
前述中,如附图2所示,伸缩加长杆3外端通过丝扣5旋接备接头10后端,备接头10前端呈锹状、钎状或镐状。
本实施例中,拖车主连杆1长80cm,伸缩加长杆3长50cm。
实施例2:前述中,如附图3所示,拖车主连杆1呈长圆环结构,其内部镂空,两端分别偏心开孔,两伸缩加长杆3分别从该孔插入拖车主连杆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怀军,未经李怀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7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气环境浓度过氧化物气体发生系统
- 下一篇:新型回热节能型烘干除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