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断面掘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295.2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志;王传兵;胡少银;唐彬;程桦;姚直书;荣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1 | 分类号: | E21D9/11;E21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面 掘进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断面掘进机。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岩石巷道通常采用风动凿岩机、液压钻车或掘进机进行凿岩。
现有的全断面掘进机头部设有刀盘,刀盘上设有刀具,利用刀盘的回转对岩石进行开挖,同时破碎洞内围岩及掘进,形成整个隧道断面。
由于全断面掘进机体积较大、重量较重,运输困难,无法满足立井的吊运要求,因此无法在采用立井结构的巷道中进行掘进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断面掘进机,以降低运输难度,能够实现在采用立井结构的巷道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断面掘进机,包括掘进机主体,所述掘进机主体的头部设有刀盘,所述刀盘与所述掘进机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掘进机主体由多个主体模块可拆卸连接而成。
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优选的,所述主体模块外轮廓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3.2米,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2.4米,最大高度小于或等于0.9米,所述主体模块的重量小于或等于8.9吨。
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优选的,所述刀盘由多个刀盘组件可拆卸连接而成。
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优选的,所述刀盘的直径为4530毫米,所述刀盘沿轴向的长度为1685毫米,所述刀盘由两个所述刀盘组件以所述刀盘的轴向平面为连接面可拆卸连接而成。
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优选的,所述掘进机主体包括出渣系统,所述出渣系统用于转移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碎岩;所述出渣系统包括出渣铲斗、滑渣槽和皮带机,所述出渣铲斗设置于刀盘上,用于铲起碎岩并将碎岩转移至所述滑渣槽第一端,所述滑渣槽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皮带机的上方,所述滑渣槽倾斜设置,用于使碎岩由所述滑渣槽的第一端滑向所述滑渣槽的第二端并落在皮带机上。
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优选的,所述掘进机主体包括支护系统,用于在掘进后的岩壁上安装锚杆。
所述的全断面掘进机,优选的,所述掘进机的动力系统和电气系统均采用防爆设计。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断面掘进机,由于掘进机主体由多个主体模块可拆卸连接而成,因此能够将掘进机主体拆卸为多个主体模块分别进行运输,由于每个主体模块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因此降低了运输难度,利于满足立井的吊运要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断面掘进机能够在采用立井结构的巷道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断面掘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刀盘的正面视图。
附图标记:
101:掘进机主体; 102:刀盘; 103:出渣铲斗;
104:皮带机; 105:支护系统; 106:刮刀;
107:滚刀; 108:检查孔; 109:推进油缸;
110:撑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断面掘进机,包括掘进机主体101,所述掘进机主体101的头部设有刀盘102,所述刀盘102与所述掘进机主体101可拆卸连接,所述掘进机主体101由多个主体模块可拆卸连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由于掘进机主体101由多个主体模块可拆卸连接而成,因此能够将掘进机主体101拆卸为多个主体模块分别进行运输,由于每个主体模块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因此降低了运输难度,利于满足立井的吊运要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断面掘进机能够在采用立井结构的巷道中使用。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只需将主体模块分别运至井下组装硐室,在组装硐室完成组装调试后便可使用。其中,各主体模块可通过螺栓、锁件等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模块外轮廓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3.2米,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2.4米,最大高度小于或等于0.9米,所述主体模块的重量小于或等于8.9吨。由此,通过限定主体模块的尺寸和重量,使主体模块的运输更为方便,进一步利于满足立井的吊运要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刀盘102由多个刀盘组件可拆卸连接而成。由此当需要运输刀盘102时,可将刀盘102拆解为刀盘组件进行运输,在使用时再将刀盘组件组装为刀盘102,由此可方便刀盘102运输,并利于以满足立井运输对于部件尺寸和重量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继电器
- 下一篇:便于接线的万能转换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