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3825.1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5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文;任彤;王海斌;吴建龙;张明;张钰;曹海玲;马正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16 | 分类号: | B66C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提升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RH炉外精炼装置、在用油缸通过框架提升装满钢水的钢包时的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顾名思义是将装满钢水的钢包提升过程中对提升框架的导向和定位。
目前,公知的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在提升框架的四周安装铜板,并与轨道平行,通过铜板与轨道的滑动磨擦实现钢包提升的导向。由于轨道与导向之间为滑动磨擦,在四个油缸提升不完全同步时,容易出现卡阻现象,有可能打断炼钢工艺的连续性,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采用导向轮与轨道之间的滚动磨擦代替原来滑动导向装置,完全消除由于四个油缸的不同步产生的框架卡阻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支架和两个导向轮,支架的两个支撑杆呈直角,两个支撑杆的内侧分别垂直安装有一个导向轮,并与轨道保持10~30mm的间隙;导向轮通过安装在导向轮内孔中的两个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轴为偏心结构,固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座固定在支架的支撑杆上,其中,一端固定轴伸出轴座外,并在轴座外侧固定安装有外齿轮;外齿轮通过圆螺母和垫圈定位,外齿轮的一侧与扇形内齿轮固定啮合,扇形内齿轮通过螺栓组固定在轴座上。
所述的导向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的自由度固定外,其它方向可自由转动。
所述的固定轴为偏心结构是指导向轮的轴段与外齿轮和轴座轴段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垫圈为锁紧垫圈。
所述的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为4个,分别安装于提升框架1的两侧,每一侧的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为对称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导向装置的支架上,90度安装两组导向轮,导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轴上,固定轴为偏心结构,即安装导向轮的轴段的中心与其它轴段的中心为偏心结构。在固定轴的一端安装外齿轮,外齿轮与固定轴为固定连接,同时与一扇形内齿轮啮合。根据轨道与导向轮的间隙,可以松开扇形内齿轮,转动偏心结构的固定轴来调整。确认二者间隙合适后,再固定扇形内齿轮,并与外齿轮啮合,达到固定导向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通过导向轮与轨道的滚动摩擦代替原来铜板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大大减少了导向装置与轨道之间的磨损。同时消除因为四个油缸不同步而造成的导向卡阻。提高了钢包提升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的间隙调整示意图。
图中:1、提升框架 2、轨道;3、导向装置;4、轴承;5、轴座;6、垫圈;7、圆螺母;8、外齿轮;9、扇形内齿轮; 10、螺栓组;11、支架;12、油缸;13、固定轴;14、导向轮;1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钢包提升的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支架11和两个导向轮14,支架11的两个支撑杆15呈直角,两个支撑杆15的内侧分别垂直安装有一个导向轮14,并与轨道2保持10~30mm的间隙;导向轮14通过安装在导向轮14内孔中的两个轴承4与固定轴13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轴13为偏心结构,固定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座5固定在支架11的支撑杆15上,其中,一端固定轴13伸出轴座5外,并在轴座5外侧固定安装有外齿轮8;外齿轮8通过圆螺母7和垫圈6定位,外齿轮8的一侧与扇形内齿轮9固定啮合,扇形内齿轮9通过螺栓组10固定在轴座5上 。根据导向轮14与轨道2的要求间隙,松开螺栓组10,使扇形内齿轮9脱开啮合,然后转动外齿轮8,带动固定轴13转动,由于偏心结构,可以对轨道和导向轮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确认间隙调整合适后,恢复扇形外齿轮9与外齿轮8的啮合,并用螺栓组10固定。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3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