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材除锈切割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874.3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凌建锋;赵文龙;任沙浦;朱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锈 切割 装置 | ||
1.一种棒材除锈切割下料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上料支架、除锈腔、第一电机和下料腔,所述上料支架上设置有上料平台,所述上料平台内设置有上料辊轮;所述除锈腔的下部设置有辊轮支架,所述辊轮支架上设置有辊轮,所述除锈腔上部壁体中设置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内设置有挤压连杆,所述挤压连杆上部设置有从动齿轮,下部连接有挤压球;所述除锈腔左侧壁面上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除锈腔右侧设置有支撑壁体,所述支撑壁体上设置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内设置有除锈砂轮;所述除锈砂轮上设置有齿轮与第一电机上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除锈切割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腔侧面上铰链有电机支撑杆,所述电机支撑杆上连接有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外壳上连接有移动手柄,所述移动手柄为L型;所述切割电机的轴上设置有切割砂轮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8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