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加强型三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639.6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8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罗诚;蒋中凯;胡龙;李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8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加强型 三层 钢丝 带束层 结构 子午线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加强型三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带束层是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其刚度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轮胎的充气形状和胎冠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带束层应有足够的刚性以箍紧胎体帘布,限制轮胎的周向伸张,保持轮胎的尺寸稳定性。目前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三层带束层结构、四层带束层结构和零度带束层结构;中短途、短途超载运输主要采用零度带束层结构,长距离运输主要采用三层带结构和四层带结构。
零度带束层结构具有优越的超载性能,但零度带束层搭接接头带来的均匀性问题和翻新问题限制了这种结构的推广;三层或四层带束层结构轮胎具有优越的长途耐久性能;在公路条件不断改善和高速物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运输业对轮胎综合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急需一种具有卓越超载性能、长途耐久性能的轮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加强型三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它避免了零度带束层结构搭接接头的存在,能使轮胎肩部强度大于普通三层带束层结构的轮胎,对轮胎长途耐久性能和超载性能都有极大改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加强型三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包括轮胎的胎体帘布以及设置在胎体帘布上的带束层构件,带束层构件的1#带束层直接贴合在胎体帘布上;在1#带束层上贴合有2#带束层;在2#带束层的两侧上方缠绕对称的3#带束层,3#带束层为螺旋缠绕的周向增强层,3#带束层的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小于或等于1°,3#带束层的外端不超过2#带束层的外端;3#带束层上贴合有4#带束层,4#带束层的外端超过3#带束层的内端,但是不超出3#带束层的外端,且超过的部分覆盖在3#带束层上。
所述的1#带束层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15°~90°。
所述的2#带束层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15°~90°。
所述的3#带束层以相互平行排列的1-3根钢丝为一组,连续螺旋缠绕在2#带束层上,钢丝的延伸率为2%~8%,钢丝表面均覆有橡胶。
所述的4#带束层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15°~90°,4#带束层的外端超出加强带束层的内端5~30mm。避免轮胎翻新时将加强层钢丝打磨散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三层带束层结构进行改进,采用该结构能增加了轮胎肩部强度,减少肩部材料,降低肩部剪切应力,减少肩空现象的发生,并能增加轮胎冠部的强度,增加轮胎的抗冲击性能和耐久性能,减少冠空、冠爆的发生几率;使轮胎在长途耐久、高速性能方面表现更加优异。本实用新型综合了零度带束层结构和三层带束层结构的优点,避免了零度带束层结构搭接接头的存在,轮胎肩部强度大于普通三层带束层结构的轮胎,对轮胎长途耐久性能和超载性能都有极大改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束层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采用加强型三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包括轮胎的胎体帘布以及设置在胎体帘布上的带束层构件,带束层构件的1#带束层1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它直接贴合在胎体帘布上,其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45°;在1#带束层1上贴合有2#带束层2,2#带束层2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45°;在2#带束层2的两侧上方缠绕对称的3#带束层3,3#带束层3为单根钢丝连续螺旋缠绕的周向增强层,钢丝的延伸率为2%~8%,3#带束层3的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小于或等于1°,3#带束层3的外端不超过2#带束层2的外端,钢丝表面均覆有橡胶(3#带束层3的钢丝根数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若为2根以上时,则钢丝之间平行排列进行缠绕,其缠绕的方式与单根钢丝相同,本实施例仅以单根钢丝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3#带束层3上贴合有4#带束层4,4#带束层4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45°,4#带束层4的外端超过3#带束层3的内端10mm,但是不超出3#带束层3的外端,且超过的部分覆盖在3#带束层3上。
在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过程的带束层贴合时,首先按照传统工艺将第1#带束层1和2#带束层2贴合;再在3#带束层3的两侧上方采用与轮胎周向接近零度的单根钢丝对称地连续螺旋缠绕形成3#带束层3;然后再采用传统工艺贴合4#带束层4。其余成型工艺同现有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制造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管式散热器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平衡轴杆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