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吸收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342.X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2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萍;牛占宇;王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011517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凯氏定氮法 检测 蛋白质 废气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吸收瓶,特别是适用于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吸收瓶。
背景技术
在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过程中,第一步操作为样品、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同时释放出SO2气体,SO2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目前的各种定氮检测设备都要通过管路,将排放的SO2废气通过尾气吸收装置,然后利用循环水真空泵将废气抽出。由于现使用的尾气吸收装置对SO2气体的吸收不够充分,使部分酸性气体进入循环水真空泵,大大缩短循环水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吸收瓶,其可以充分地吸收SO2气体,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吸收瓶,其包括一个瓶体、一个废气进气管和一个吸气管,瓶体具有容腔,废气进气管与瓶体的容腔相通连,吸气管设置于瓶体上方且与容腔相通。废气进气管由瓶体的侧壁与容腔相通,且该相通之处靠近瓶体的底部,废气进气管位于容腔的一端罩设有一个过滤网,且废气进气管位于容腔之外的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止逆阀。
由于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从瓶体的底部进入容腔,因此,废气可被容腔中的液体充分吸收,有效减少了酸性气体从吸气管进入到循环水真空泵中的量。
在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吸收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过滤网为300目至600目筛网。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吸收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10 容腔
12 瓶体
14 废气进气管
15 过滤网
16 吸气管
18 止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代表产品的实际结构和真实比例,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吸收瓶,包括一个瓶体12、一个废气进气管14和一个吸气管16。瓶体12具有容腔10,废气进气管14与瓶体12的容腔10相通连,吸气管16设置于瓶体12上方且与容腔10相通。废气进气管14由瓶体12的侧壁与容腔10相通,且该相通之处靠近瓶体12的底部,废气进气管14位于容腔10的一端罩设有一个过滤网15,且废气进气管14位于容腔10之外的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止逆阀18。
使用时,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消化装置排气管(图中未示)连接到废气进气管14,这样消化排气管中排出的废气可以沿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进入瓶体12的容腔10中。使用时,瓶体12的容腔10中盛有碱性液体,进入容腔10内的废气被碱性液体吸收。由于废气从瓶体12的底部进入容腔,因此有效增加了废气在碱性液体中的停留时间。
止逆阀18设置于容腔10之外的废气进气管14上,用于防止容腔10中的碱性液体从废气进气管14中流出。废气进气管14位于容腔10的一端处加装有一个过滤网15,以将由废气进气管14进入到瓶体12内的废气大气泡变为小气泡,充分增加了废气与碱性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废气更充分地被碱性液体吸收。过滤网选用300目至600目的筛网,例如为400目筛网。容腔10内的气体可沿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由瓶体12上方的吸气管16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吸收瓶可以达到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的废气中酸性气体无害化的目的,废气可被容腔中的碱性液体充分吸收,有效减少了酸性气体从吸气管进入到循环水真空泵中的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V光解催化氧化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稀土用氟化氢气体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