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012.0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6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伟;郑云;白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1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锥类 零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加工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测量工件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的工件,待加工10的轮廓与底面存有11°夹角,且还存有不能直接测量的空间尺寸150±0.2,因此此类工件加工设备最佳选择为数控立式或卧式车床。而现有技术中的数控车床需要通过工艺装备来实现定位及装夹,并不能将不易测量的空间尺寸转化为直接测量的尺寸,也不能在加工过程中实现测量,从而影响了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满足工件精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工件的成本,从而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该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夹具体、测量装置、配重块、菱形定位销,所述夹具体包括本体与横向板;其中,所述测量装置卡设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一个端部,所述菱形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夹具体的横向板上。
其中,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块与锥高测量规,所述测量块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侧向,所述锥高测量规固设在所述横向板的中心。
其中,所述锥高测量规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测量工件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采用工件的止口与安装孔为定位基准。
其中,所述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还包括:T型螺栓,所述T型螺栓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两端。
其中,所述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的中心位置与回转中心在同一条线上。
其中,所述T型螺栓为4个,所述横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2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仅包含了夹具体、测量装置、配重块、菱形定位销,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操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小、质量稳定等特点,在满足工件精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工件的成本,从而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测量工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夹具体11、测量装置12、配重块13、菱形定位销14,夹具体11包括本体111与横向板112;其中,测量装置12卡设在本体111的顶部,配重块13设置在横向板112的一个端部,菱形定位销14设置在横向板11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锥类零件加工装置,仅包含了夹具体11、测量装置12、配重块13、菱形定位销14,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测量装置12将待加工工件的斜锥部分空间尺寸能直接转化为可测量的尺寸,简单方便,节省了操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小、质量稳定等特点,在满足工件精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工件的成本,从而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量装置12包括测量块121与锥高测量规122,测量块121设置在横向板112的侧向,锥高测量规122固设在横向板112的中心。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锥高测量规122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测量工件的安装孔123。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待测量工件的止口与安装孔123为定位基准。进一步,通过采用待加工工件已加工完成止口及一个定位插销进行定位,确保了设计基准及工艺加工基准统一,装夹时将工件吊放正确位置落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