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薯粉破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819.2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洪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圣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04 | 分类号: | B02C13/04;B02C13/26;B02C2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冷却 机构 破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薯粉破碎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薯粉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破碎结构,大多利用搅拌机构实现,其中搅拌机构中的搅拌叶片的搅拌侧为刀刃,从而达到将原料薯粉碎及破碎的功效,而利用搅拌方式达到将原料薯破碎呈粉状,在其运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有块状原料薯未被完全粉碎,从而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粉碎效果不佳;同时现有破碎结构的冷却大多利用水冷,但现有的罐体底座与密封盖大多利用独立冷却,为了实现独立冷却就要分别在罐体底座与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造成外部水管多且不便整理,尤其是在加工场所较小的地方。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薯粉破碎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薯粉破碎结构,其利用水冷机构实现破碎过程中设备的冷却,从而降低设备温度,确保其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薯粉破碎结构,该破碎结构位于具有原料进口并具有密闭腔室的密闭罐体内,该破碎结构包括旋转机构及多个粉碎件,所述每个粉碎件独立铰接于旋转机构上,该粉碎件的粉碎端两侧呈阶梯状并与密闭罐体上端密封盖内壁上的阶梯状凹凸纹配合,形成原料破碎结构;所述密闭罐体包括罐体底座及密封盖,所述罐体底座及密封盖均为双层结构且双层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密闭罐体具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与该冷却腔相连通从而形成冷却机构。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均设置于罐体底座的冷却腔内,而罐体底座与密封盖的扣合面通过定位结构实现罐体底座与密封盖两个冷却腔的连通,从而达到整个密封罐体冷却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及出水管分别设置于罐体底座的前后端面进而实现循环冷却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内腔连通的水管套件,而每个水管套件包括内套件及外套件,其中内套件设置于罐体底座或密封盖的扣合端并与其冷却腔连通,外套件设置于密封盖或罐体底座内并与其冷却腔连通,从而实现罐体底座及密封盖扣合的定位,同时达到冷却腔连通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旋转机构为由电机带动旋转并横穿密闭罐体设置的转轴,该转轴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隔板,该多个隔板将转轴分割呈多个铰接区域。
进一步,所述每个隔板上开设有定位孔,而多个隔板平行排列令定位孔对应形成铰接固定孔,一铰接轴穿过并固定在该铰接定位孔上,而每个粉碎件均铰接于该铰接轴上并随转轴旋转达到以铰接轴为轴心进行旋转粉碎的功能,从而形成粉碎件铰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铰接轴被多个隔板分割呈与前述铰接区域相同的铰接段,每个铰接端上铰接有三个独立的粉碎件。
进一步,所述单个独立的粉碎件之间通过三个套件相隔。
进一步,所述三个套件的宽度均为15mm。
进一步,所述每个套件上均涂有防锈剂。
进一步,所述粉碎件上涂有防锈剂。
进一步,所述的防锈剂为食用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呈阶梯状的粉碎件的旋转运动实现与密封盖上凹凸结构的配合,从而达到多层破碎并粉碎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原料薯未被粉碎的状况出现,从而达到完全粉碎的效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本新型将罐体底座及密封盖利用定位结构实现了整体水冷的目的,实现节省至一对进、出水管,同时实现密封盖与罐体底座扣合的定位,实现破碎过程中设备的冷却,从而降低设备温度,确保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密封盖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薯粉破碎结构,该破碎结构位于具有原料进口11并具有密闭腔室的密闭罐体1内,该破碎结构包括旋转机构21及多个粉碎件22,所述每个粉碎件22独立铰接于旋转机构21上,该粉碎件22的粉碎端两侧呈阶梯状并与密闭罐体1上端密封盖12内壁上的阶梯状凹凸纹配合,形成原料破碎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圣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圣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