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9406.0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涛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6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整 高度 地铁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车厢连接处,往往设置有供乘客在站立状态下依靠的座椅。这种座椅的高度是这样设置的,当乘客处于站立状态时,臀部可以靠在座椅上。但实际上,由于座椅的位置是固定的,导致其并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客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包括:
框架,其包括彼此成一角度α的悬挂部和座椅支撑部,其中,0°<α≤45°,且所述悬挂部和所述座椅支撑部均向下延伸,所述悬挂部和所述座椅支撑部彼此连接,所述座椅支撑部的底面设置有一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座椅支撑部的靠近所述悬挂部的一端,具有一竖直延伸的侧部;
座椅部分,其固定在所述座椅支撑部上;以及
多个插槽,均开设在地铁墙体上,且多个插槽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列;
其中,所述悬挂部插入至其中一个插槽内,以将所述框架悬挂在该插槽的位置上,所述侧部抵靠于所述地铁墙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中,各插槽的槽口对应设置有一可启闭的盖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中,所述盖体枢接至所述插槽,与所述槽体之间还设置有一扭簧。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中,所述支撑块为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中,所述框架由一对平行设置的横杆和一对平行设置的弯曲部件构成,各弯曲部件包括彼此成角度α的前半段和后半段,一对横杆与一对弯曲部件的前半段连接,从而由一对横杆和一对弯曲部件的前半段形成所述座椅支撑部,一对弯曲部件的后半段为所述悬挂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还包括:
箱体,其设置在所述地铁墙体的内部,并与所有的插槽处于连通状态;
热风装置和冷风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还包括:
多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地铁墙体上,各插槽的下方设有一压力传感器;
在一悬挂部插入至一插槽内时,所述支撑块压靠在一压力传感器上;
报警器;
计时器,其预设有一时间阈值;
控制器,其连接至所有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计时器,当所有的压力传感器同时在一持续的时间间隔内都不向所述控制器输出电信号,所述时间间隔大于时间阈值,所述控制器向所述报警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所述报警器报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座椅包括一框架和固定在座椅支撑部上的座椅,将悬挂部插入至不同的插槽时,就可以改变座椅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客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的外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包括:框架,其包括彼此成一角度α的悬挂部7和座椅支撑部2,其中,0°<α≤45°,且所述悬挂部7和所述座椅支撑部2均向下延伸,所述悬挂部和所述座椅支撑部彼此连接,所述座椅支撑部的底面设置有一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座椅支撑部的靠近所述悬挂部的一端,具有一竖直延伸的侧部;座椅部分13,其固定在所述座椅支撑部2上;以及多个插槽5,均开设在地铁墙体12上,且多个插槽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列;其中,所述悬挂部插入至其中一个插槽内,以将所述框架悬挂在该插槽的位置上,所述侧部抵靠于所述地铁墙体12。
本实用新型在地铁墙体上开设有多个插槽,当乘车需要改变地铁座椅的高度时,就将框架从一个插槽内摘下,然后再将悬挂部插入至具有合适高度的插槽内。上述悬挂部和座椅支撑部彼此成小于45°的锐角,使乘客在站立状态下其臀部正好靠在座椅部分上。所述座椅支撑部的底面设置有一支撑块,支撑块具有一竖直延伸的侧部,当框架被悬挂于一个插槽上时,该侧部正好与地铁墙体抵靠在一起,从而使地铁座椅整体不会乱晃动,而为乘客提供稳定的支撑。
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地铁座椅中,各插槽的槽口对应设置有一可启闭的盖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涛,未经杨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9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铁路货车转向架垂向减振装置
- 下一篇:架空索道式缆车提沙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