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称重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6441.7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9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宇;谢术峰;李建良;鞠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丘耀发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4 | 分类号: | B65B3/04;B65B3/28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张方昆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称重 灌装 | ||
1.一种称重灌装机,包括用于输送瓶体的输送带(28)和设在输送带(28)一侧的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由灌装主动力机构驱动的灌装转台(4),灌装转台(4)上间隔环设有多个称重传感器(7),称重传感器(7)上连接有灌装托台(5);所述机架(1)上在灌装转台(4)的上方安装有由动力装置驱动回转的储液箱(2),储液箱(2)上环布有多个与灌装托台(5)相对应的灌装阀;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由动力机构驱动且用于从输送带(28)向灌装托台(5)转移瓶体的进瓶介轮(8)和用于从灌装托台(5)向输送带(28)转移瓶体的出瓶介轮(9);所述灌装阀包括阀体(10)和滑动安装在阀体(10)内的阀杆(11),阀体(10)的底部设有灌装嘴(12),阀杆(11)底部与灌装嘴(12)之间的间隙为灌装口(13),阀体(10)的顶部安装有双行程气缸(14),阀杆(11)的顶部与双行程气缸(14)动力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灌装主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支撑套(3)、设置在支撑套(3)中的支撑轴(19)、安装在支撑套(3)底部的主传动轮(21)和安装在机架(1)上且驱动主传动轮(21)转动的主动力机(22);所述灌装转台(4)连接在支撑套(3)上,支撑套(3)上设有偏心设置的拨动杆(20),拨动杆(20)和支撑轴(19)的顶部皆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储液箱(2)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轴(19)竖向滑动连接在支撑套(3)中,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丝杆(24),所述支撑轴(19)的底部通过推力轴承连接在支撑丝杆(24)上,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由升降动力机构驱动转动且与支撑丝杆(24)底部螺接的丝母(2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动力机构为安装在机架(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丝母(25)转动的升降电机(51),丝母(25)与升降电机(51)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称重传感器(7)位于灌装转台(4)的台面下方,称重传感器(7)上连接有灌装支撑杆(15),灌装转台(4)上开设有供灌装支撑杆(15)穿出的插孔,灌装托台(5)安装在灌装支撑杆(15)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插孔内嵌套有用于保护灌装支撑杆(15)的保护套(16)。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灌装托台(5)包括灌装托架(51)和设在灌装托架(51)上的灌装软托垫(52),灌装托架(51)的侧部连接有灌装护瓶杆(52),灌装护瓶杆(5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灌装护瓶箍(5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灌装转台(4)上在灌装托台(5)的侧部设有导向立柱(17),导向立柱(17)上安装有导向滑套(18),所述灌装护瓶杆(52)滑动穿装在导向滑套(18)内。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阀体(10)上设有与储液箱(2)连通的进液口(101),阀体(10)内设有环包裹阀杆(11)的内环台(102),内环台(102)将阀体内腔自上而下分隔为进液腔和灌装腔,阀杆(11)与内环台(102)之间设有密封套(103),阀杆(11)自上而下设有可与所述进液腔连通的小进液孔(114)和大进液孔(115),阀杆(11)位于所述灌装腔中的部段上设有出液孔(116),阀杆(11)下部与内环台(102)之间装有复位弹簧(26)。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称重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双行程气缸(14)包括缸体(141),缸体(141)内设有将缸体(141)内腔上下间隔成两个活塞腔的间隔壁(142),每一活塞腔中分别设有沿腔壁上下滑动的活塞(143),缸体(141)内下部装有底部穿出缸体(71)下端的下活塞杆(74)、中部装有穿过间隔壁(72)且向上伸出的中活塞杆(145)、上部装有顶部穿出缸体(141)上部的上活塞杆(146),下活塞杆(144)、中活塞杆(145)和上活塞杆(146)自下而上依次相抵且对应设有供阀杆(11)穿过的通孔(147),中活塞杆(145)与下部的活塞动力连接,上活塞杆(146)与上部的活塞动力连接,阀杆(11)的顶部穿出上活塞杆(146)的部段上螺接有驱动螺母(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丘耀发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安丘耀发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64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电改袋除尘器
- 下一篇:海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