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平板螺旋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5786.0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生;郝广西;孙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46 | 分类号: | B65G53/4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荣君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平板 螺旋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平的密封面的闸门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板螺旋闸阀安装于球团多管灰仓下气力输送泵上,是开启、关闭及调整物料流量大小的设备,也是输送泵故障及检修时,防止物料进入输送泵内的关键设备。现有手动平板螺旋闸阀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框架、阀板、阀杆和手轮,框架内设有阀板,阀杆为丝杠,阀杆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与闸板相连,阀杆的另一端与手轮调节定位座和手轮相连。通过手转动手轮使阀杆丝杠带动闸板沿水平方向左右反复运动。除尘灰比较细,又是气力输送,闸板处是平面密封,又承受一定风压,输送过程中,平板螺旋闸阀的闸板处漏风冒灰,环境污染严重,物料外泄浪费,影响物料的正常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平板螺旋闸阀,该闸阀将闸板处平面密封改成对阀杆光杆处密封, 密封性能高,有效防止细粉灰外泄污染环境及浪费,确保设备平稳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平板螺旋闸阀,其包括框架、阀板、阀杆和手轮,框架包括外框和内框,框架内设有阀板,阀杆的一端与阀板相连,其另一端与手轮相连,阀杆由相互固定连接的光杆和丝杠组成,阀杆与阀板相连的一端为光杆,其与手轮相连的一端为丝杠;阀杆的中部、光杆处垂直设有挡框,挡框中部设有与光杆匹配的孔洞,光杆穿过孔洞,挡框的两端固定在外框上;挡框和内框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固定设有上盖板及下盖板,内框、挡框、外框、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一密封仓,密封仓的大小与阀板相配合;挡框中部外侧固定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圆柱形密封桶和圆形密封盖,圆柱形密封桶桶口设有翻边,翻边通过螺栓、螺母与圆形密封盖连接,圆柱形密封桶桶底与圆形密封盖中部设有与光杆匹配的孔洞,光杆穿过孔洞;密封装置内装有填料。
优选的,下盖板上设有人孔和人孔盖,人孔和人孔盖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填料为石墨盘根或油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密封仓的设计可将阀板与框架结合处漏出的粉灰封堵在密封仓内;阀杆的光杆处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内装有填料的设计,当开启或关闭本闸阀时,阀杆光杆在密封填料中滑动,接触紧密,解决粉尘外泄;本闸阀将闸板处平面密封改成对阀杆光杆处密封, 密封性能高,有效防止细粉灰外泄污染环境及浪费,确保设备平稳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人孔和人孔盖的设计,一方面便于卸灰,通过打开人孔盖,可将被封堵在密封仓内的粉灰卸出;另一方面便于检修和安装;
(3)本闸阀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手动平板螺旋闸阀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手动平板螺旋闸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外框;2、阀板;3、连接销;4、丝杠;5、手轮;6、手轮调节定位座;7、内框;8、光杆;9、挡框;10、圆柱形密封桶;11、翻边;12、圆形密封盖;13、上盖板;14、人孔;15、人孔盖;16、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手动平板螺旋闸阀,见图3、图4所示,其包括框架、阀板2、阀杆和手轮5,框架包括外框1和内框7,框架内设有阀板2,阀杆的一端通过连接销3与阀板2相连,其另一端与手轮5相连,阀杆由相互固定连接的光杆8和丝杠4组成,阀杆与阀板2相连的一端为光杆8,其与手轮5相连的一端为丝杠4;阀杆的中部、光杆8处垂直设有挡框9,挡框9中部设有与光杆8匹配的孔洞,光杆8穿过所述孔洞,挡框9的两端固定在外框1上;挡框9和内框7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固定设有上盖板13及下盖板16,内框7、挡框9、外框1、上盖板13和下盖板16之间形成一密封仓,密封仓的大小与阀板2相配合;挡框9中部外侧固定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圆柱形密封桶10和圆形密封盖12,圆柱形密封桶10桶口设有翻边11,翻边11通过螺栓、螺母与圆形密封盖12连接,圆柱形密封桶10桶底与圆形密封盖12中部设有与光杆8匹配的孔洞,光杆8穿过所述孔洞;密封装置内装有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5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送料装置改良结构
- 下一篇:自动识别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