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咖啡豆烘焙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3319.4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7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罗龙和;郭林伟;钟寿洋;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12/10 | 分类号: | A23N12/10;A23N12/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豆 烘焙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豆烘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咖啡豆是否均匀烘焙成为了现代人们品尝咖啡的色、香、味和口感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生产使用的咖啡烘焙机均属盘式烘焙机,它的主要特点是由减速箱输出的动力,通过搅拌装置在滚桶内运动,并通过加热装置烘干。现有咖啡烘焙机均为立式,导致咖啡豆烘焙效果不均匀,残留碎屑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咖啡豆烘焙搅拌装置,配合搅拌机用滚筒的旋转来实现咖啡豆搅拌机能,把老式的纵向搅拌改成横向桨叶搅拌,使桨叶与滚筒同轴位置配合,且两者转向相反,同时,将适温的风鼓进滚筒,一方面实现了咖啡豆的离心搅拌作用,与此同时又实现咖啡豆的烘干、吹走碎屑的作用,更好地保证咖啡的均匀混合和烘焙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咖啡豆烘焙搅拌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滚筒,所述滚筒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壁上设有蜂窝状通孔,所述滚筒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热风进口,所述滚筒的一端封闭,该端部外设置有驱使内筒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封板,所述内筒中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桨叶,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出环形封板并与设置在滚筒外的机架相连接,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底部套设在进给导套上,所述进给导套内设置有丝杆轴,所述传动套上设置有与丝杆轴相配套的导向螺母,所述进给导套上设置有导槽,所述传动套在进给导套上沿导槽轨迹前后移动,所述丝杆轴的另一端通过锥齿轮组件连接方式与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套上还设置有驱使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与内筒间设置有保温隔热的石棉层。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减速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叶呈Z形。
进一步的,所述导槽由一段直线导槽和一段沿进给导套周向螺旋的导槽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内筒的转动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滚筒水平放置,且滚筒上设有通孔,鼓进滚筒内的热风可实现烘干,又可吹走碎屑,因而生产出均衡又干净的咖啡豆;采用搅拌桨叶与滚筒同轴位置配合,使桨叶横向搅拌,且桨叶与滚筒转向相反;在进给套筒上设计的“定轨迹”导槽,实现搅拌桨叶的来回搅拌,同时,转轴在退出时能够以原先(在中心位置)进给方向为轴摆开一定角度,搅拌的范围更大,使搅拌更均匀。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筒与搅拌桨叶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图1中P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基座,101-第一电机,2-滚筒,201-外筒,202-内筒,203-石棉层,204-热风进口,205-滚筒支架,3-转轴,301-搅拌桨叶,4-机架,5-传动套,501-导向螺母,6-进给导套,601-导槽,7-丝杆轴,701-锥齿轮组件,8-驱动电机,9-减速器,10-第二电机,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咖啡豆烘焙搅拌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滚筒2,所述滚筒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滚筒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筒201和外筒202,所述内筒202壁上设有蜂窝状通孔,所述滚筒2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热风进口204,所述滚筒2的一端封闭,该端部外设置有驱使内筒转动的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一电机101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滚筒2的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封板,所述内筒202中心处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搅拌桨叶301,所述转轴3的另一端穿出环形封板并与设置在滚筒外的机架4相连接,所述机架4底部设置有传动套5,所述传动套5底部套设在进给导套6上,所述进给导套6内设置有丝杆轴7,所述传动套5上设置有与丝杆轴7相配套的导向螺母501,所述进给导套6上设置有导槽601,所述传动套5在进给导套6上沿导槽601轨迹前后移动,所述丝杆轴7的另一端通过锥齿轮组件701连接方式与一驱动电机8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套5上还设置有驱使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201与内筒202间设置有保温隔热的石棉层203。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减速器9,所述驱动电机8、减速器9、丝杆轴7等均安装在支架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3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