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衡式杠杆擒纵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751.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4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霞;张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5/14 | 分类号: | G04B1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杠杆 擒纵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表中的擒纵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手表擒纵机构中的擒纵叉。
背景技术
杠杆式擒纵机构是目前机械手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擒纵结构。该擒纵机构的擒纵叉分为直叉式和K式。杠杆式擒纵机构已经应用了数百年,技术结构与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擒纵机构作为机械表的“灵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械手表的走时精度,因此技术人员一直对擒纵机构尝试改进以减小对机械手表走时精度的不利因素。
日内瓦印记的十二守则中的守则八,指出在擒纵系统的结构里擒纵叉本身最好要有平衡装置,这样可以使擒纵叉的运动达到最佳效果。技术人员在实践中研究出多种带有平衡装置的擒纵叉。如,图1所示的是已有直叉式擒纵叉设计的平衡机构,这种带有平衡机构的直叉式擒纵叉,也称为燕尾叉,燕尾叉的燕尾部分起到了一个平衡擒纵叉的作用,并且燕尾通过螺钉固定在擒纵叉上,燕尾部分为外加的平衡机构,平面占用空间较大,该设计能够满足适合安装直叉式擒纵叉的平衡性要求。图2是现有的K式擒纵叉,其叉头与叉身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叉头一侧偏重,平衡性不好;而且它不易夹持不方便装配,限位钉调整也不方便。图3所公开的擒纵叉是对现有的K式擒纵叉在装配方便上及限位钉调整方便上进行了改进,但是改进后的K式擒纵叉仍然平衡效果不好,在擒纵叉的平衡性上没有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调整方便,且平衡性好的K式擒纵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衡式杠杆擒纵叉,包括,叉头和叉身;在所述叉身的端部一体形成有叉头,在叉身的尾部一体形成有限位杆;所述叉头、叉身、限位杆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限位杆的两侧固定有叉限位钉,叉头上固定有叉头钉,叉身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进瓦与出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叉身的尾部增加有限位杆,通过限位杆的头部与两个限位钉的相互作用,限位钉对擒纵机构能有效限位,且方便限位钉调整;另外,限位杆可方便装配人员夹持,从而方便装配及拆卸;特别是在叉身的尾部增加限位杆,提高了现有的K式擒纵叉的平衡性,叉头与限位杆分别位于叉身的端部和尾部,有效保证K式擒纵叉的平衡效果,保证手表的走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安装有燕尾的擒纵叉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K型擒纵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改进的K式擒纵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擒纵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叉头 2、叉身 3、限位杆 4、叉头钉
5、进瓦 6、出瓦 7、叉限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平衡式杠杆擒纵叉,包括,叉头1、叉身2、限位杆3、叉头钉4、进瓦5、出瓦6、叉限位钉7;在所述叉身2为擒纵叉主体,叉身2的端部形一体成有叉头1,在叉身2的尾部一体形成有限位杆3;所述叉头1、叉身2、限位杆3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叉头钉4固定在叉头1上,所示进瓦5与出瓦6一左一右固定在叉身2上,所述限位杆3的两侧固定有叉限位钉7,叉限位钉7固定在夹板上,限位杆3与叉限位钉7相互作用。装配人员装配时夹持限位杆对擒纵叉方便地进行装配及拆卸;限位杆与叉限位钉相互作用,叉限位钉调整方便,通过调整叉限位钉对擒纵机构运动可以更有效地限位;叉头与限位杆位于叉身的两端,擒纵叉平衡性好,擒纵叉的运动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老人服药分类和提醒的腕表
- 下一篇:摄像辅助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