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道岔盖板三工位锻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8343.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衍学;王波;杨院生;丁志敏;顾正;王继波;安志磊;刘富旺;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远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3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道岔 盖板 三工位 锻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造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铁路道岔盖板用于铁路道岔的铁垫板和轨枕联接的一种紧固扣件,用于连接铁垫板和轨枕,保证铁路道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列车驶入轨道系统道岔部分时,会产生极大地冲击力和震动,所以说对铁路道岔盖板的产品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迅速发展和高铁技术输出的大门相继打开,为适应未来铁路高速、重载、安全的技术发展方向,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需要对铁路道岔盖板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将现有铸造工艺改为锻造工艺。因为目前该产品均采用铸造工艺制作,由于其工艺决定,产品难免存在内部组织疏松、气孔、缩孔、夹砂等表面缺陷,同时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也严重影响实际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另外铸造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也远远不如锻造产品,而现行的锻造工艺生产一般是制坯-预锻-终锻,三个工位在三台设备上实现,需要转序,存在用工多、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道岔盖板三工位锻造模具,以实现在一台设备上三工位锻造出铁路道岔盖板,达到减少转序劳动力、降低产品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综合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外观为矩形立方体,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
上模的上端面沿前后方向设有上模燕尾,上模燕尾左右中心轴线在上模左右中心轴线的偏左三分之一处;上模的下端面内左后侧设有制坯上半型腔,制坯上半型腔呈矩形;上模下端面中心与制坯上半型腔相连设有终锻上半型腔,终锻上半型腔呈矩形型,型腔四周均为斜面,终锻上半型腔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突起型面;终锻上半型腔的周边设有一圈呈矩形的飞边桥,飞边桥周圈设有呈矩形的凹陷上半飞边槽;上模的终锻上半型腔右侧设有预锻上半型腔,预锻上半型腔与终锻上半型腔的飞边槽相连,预锻上半型腔呈矩形,型腔四周均为斜面,预锻上半型腔中心位置设置有预锻圆形突起型面;上模燕尾前后方向,两端面均设有一个对称圆形纵向吊装孔;上模左端面、右端面,均设有一个对称圆形横向吊装孔;上模上端面燕尾中心设有椭圆形定位键槽,定位槽长度方向垂直于上模的前后轴线。
下模的下端面沿前后方向设有下模燕尾,下模燕尾左右中心轴线在下模左右中心轴线的偏左三分之一处,下模燕尾与上模燕尾同轴线;下模的上端面内左后侧设有制坯下半型腔,制坯下半型腔呈矩形;下模上端面中心与制坯下半型腔相连设有终锻下半型腔,终锻下半型腔呈矩形型,型腔四周均为斜面,终锻下半型腔中心位置设置有下半圆形突起型面;终锻下半型腔的周边设有呈矩形的凹陷下半飞边槽;与下半飞边槽的后端设有凹陷的矩形取料槽,取料槽与凹陷下半飞边槽相连;下模的终锻下半型腔右侧设有预锻下半型腔,预锻下半型腔与终锻下半型腔的凹陷下半飞边槽相连,预锻下半型腔呈矩形型,预锻下半型腔四周均为斜面,预锻下半型腔中心位置设置有下半预锻圆形突起型面;下模的制坯下半型腔、终锻下半型腔、凹陷下半飞边槽、预锻下半型腔与上模的制坯上半型腔、终锻上半型腔、上半飞边槽、预锻上半型腔同轴线对应;下模燕尾前后方向,两端面均设有一个对称圆形纵向吊装孔;下模左端面、右端面,均设有一个对称圆形横向吊装孔;下模下模燕尾中心设有椭圆形定位键槽,定位键槽长度方向垂直于下模的前后轴线。
因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设计结构上下模设有定位键槽和燕尾,与锻造设备配套使用时,装好上、下模定为键,直接用斜铁与设备连接即可使用,能方便快捷的完成铁路道岔盖板三工位锻造任务,同铸造工艺相比,具有制作简便易行、拆装更换方便、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及成本、提高产品综合性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突出上模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突出下模的立体图。
图中1上模、2、下模。
11上模燕尾、12制坯上半型腔、13终锻上半型腔、14预锻上半型腔、15横向吊装孔、16纵向吊装孔。
21下模燕尾、22制坯下半型腔、23终锻下半型腔、24预锻下半型腔、25取料槽。
111定位键槽、131圆形突起型面、132飞边桥、133上半飞边槽、141预锻圆形突起型面、231下半圆形突起型面、233下半飞边槽、241下半预锻圆形突起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外观为矩形立方体,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远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远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8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