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壳体的弹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6101.8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段浩然;陈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2 | 分类号: | H01R13/6582;H01R13/639;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2153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壳体的弹臂结构,尤指屏蔽壳体于各定位弹扣及其侧边所延伸的翼片可同时接触预设插头的金属屏蔽外壳呈一定位及增加电性接触,进而提升连接器防电磁波干扰的效果。
背景技术
现今电脑科技快速发展,桌上型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已普遍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而电脑科技工业的发达也使各式各样的周边设备(如鼠标、键盘、数据机、数位板、打印机等周边产品)也随之大畅其道,使电脑内部主机便须装设有众多种类不同的连接器,来接设各种周边设备的接头,以便于传输电子信号作为控制的使用;其中,因网络科技的发达以及随插即用设备的崛起,而使RJ45与USB型式的连接器已然成为目前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的基本配备;然而,现今电脑的发展趋势朝轻、薄、短、小的方向迈进,而使电脑内部的使用空间随之大幅缩小。
由于连接器通常为固设于电子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上,但在电路板上因具有其他的电子零件,随着电脑内部空间缩小,以至于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也更加密集,为了达到电子产品执行速度加快的需求,其积体电路所产生的频率不得逐渐提高,因此使得电路板上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相对提高,而高频率的电磁波干扰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失灵,影响连接器信号的传输品质,并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在连接器外缘通常都会罩覆金属屏蔽壳体A(请参阅图6),且于金属屏蔽壳体A上设有接地脚A1,并以此接地脚A1来电性接触或表面粘着于电路板上,作为接地(Grounding)或电磁防护(防EMI)的效果。
一般金属屏蔽壳体A为利用弹臂A2接触插头B的金属外壳B1,让金属外壳B1吸收的电磁波通过弹臂A2、接地脚A1导引接地,来达到防电磁波的效果,但随着使用者需求的增加,旧有USB2.0连接器的传输速度已无法符合使用者需要,业者便开发制定出USB3.0规格,其USB3.0规格是在既有规格上增加一排复数端子,但随着端子数量的增加,各端子受到外部电子元件的电磁干扰现象也随之增大,导致资料传输时杂讯干扰的情形非常严重,是以,如何解决现有USB3.0连接器受电磁波严重干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故,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提升防电磁波干扰效果的屏蔽壳体的弹臂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屏蔽壳体的弹臂结构,其包括屏蔽壳体及定位于屏蔽壳体容置空间内的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定位有复数端子组,而复数端子组的对接端位于容置空间的开口处,该复数端子组的焊接端露出于屏蔽壳体外,该屏蔽壳体在邻近开口的上下壁面设有一个以上悬空的定位弹扣,在屏蔽壳体邻近开口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壁分别设有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
该屏蔽壳体在邻近开口的上下壁面朝前分别延设有一个以上悬空的定位弹扣,该定位弹扣末端设有弯折的抵压部,在该定位弹扣侧边延设有向内斜伸的翼片。
其中:该屏蔽壳体上表面中央剖设有朝后悬空延伸的抵持弹臂。
其中:该接触弹片在活动端设有抵持部,且接触弹片外侧透设有提供接触弹片的弹性变形空间的剖沟。
其中:该屏蔽壳体在两个侧壁延伸有接地脚。
其中:该接地脚的直立边缘都设有剖槽。
其中:该复数端子组符合USB3.0规格,并由邻近屏蔽壳体开口处朝内依序设有呈五个与四个平行排列的复数对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6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拓宽用复合材料结构体系
- 下一篇:拉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