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9134.X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兴;刘亮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进兴;刘亮廷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掘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向下垂直钻掘作业时,导杆不会任意偏摆,可确保钻掘出的孔洞垂直度的钻掘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土木工程上,尤其是打基桩作业,通常都需要于地面上钻掘一垂直的孔穴,以利后续的打桩作业,因此钻掘工具就成了前置作业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图1所示,现有钻掘装置50包括一螺杆51,螺杆51连设于重机上的驱动装置,螺杆51的周缘设有连续的螺旋叶片52,在钻掘的过程中,将所钻掘的土方不断向上输送,以降低钻掘装置50作业中的负载。螺杆51的底端则设为凸设有系列钻头53,用以供钻掘土石。
以一般打桩工程为例,通常须一次埋下多数支基桩,也就是说必须依序钻掘数孔穴再依序打桩。钻掘装置50,于钻掘第一孔穴时,钻掘周围的土方因尚未执行任何钻掘作业,因此其紧密度尚称平均,可以顺利垂直向下钻设;而当钻设第二孔穴时,由于钻掘装置50不具有任何导引结构,在钻掘的过程中,往往会因螺杆51前端的偏摆,往土石结构较差的第一孔穴偏移,轻则造成孔穴歪斜,重则造成第一孔穴的孔壁崩溃。于是便有业者企图改变程序,于每钻设一孔穴后即插设一管体于孔穴中,然而这样的钻掘程序,对于工时或成本而言,相当的不经济,不是需分别准备一钻掘、一插设管体两台重机,就是须不断更换钻掘装置50与插设管体的装置;当然,若是每钻掘完一孔穴便立即打桩,亦可改上前述的缺点,然同样必须不断更换钻掘装置50与打桩装置,同样不容易为业者所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掘装置,其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习知钻掘装置,连续钻掘作业时,容易造成后续孔穴偏移或导致先前钻掘的孔穴崩溃等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掘装置,包括一供连设于重机驱动装置的螺杆,螺杆的周缘固设有连续的螺旋叶片,以利于钻掘作业时向上输送钻掘下的土方;螺旋叶片自由端部的底缘凸设有系列提供钻掘功能的钻头;螺旋叶片自由端部的外缘固设有一导套,等钻头延伸出导套之外。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固设于螺旋叶片自由端部外缘的导套,于钻掘孔穴时再针对钻头所钻掘的孔穴壁面垂直扩孔钻掘,进而提供螺杆垂直导引的效果,令螺杆于后续的钻掘作业中,不会产生扩孔的摆动效应,令螺杆于后续的钻掘作业时,不会朝先前所钻掘的孔洞偏移,除可确保所钻掘孔洞的垂直度外,同时也不会影响先前所钻掘孔穴结构的完整性。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确可提供优良的定位效果与确实的动作,进而达到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钻掘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设于挖土机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钻掘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钻掘装置10包括一连设于一般重机械(如图4所示)或挖土机(如图5所示)的驱动装置100上的螺杆11,螺杆11的周缘固设有连续的螺旋叶片12,螺旋叶片12自由端部的底缘凸设有系列钻头13,螺旋叶片12自由端部的外缘固设有一导套14,等钻头13延伸出导套14之外,且导套14的下缘并设有系列的掘齿141。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当欲使用本实用新型钻掘孔穴时,首先将螺杆11垂直对准所欲钻掘的位置,待启动驱动装置100后,再利用重机缓缓降下本实用新型,当等钻头13接触到地面后,即开始向下钻掘的动作,而螺旋叶片12亦随之提供向上输送土方的功能,降低本实用新型钻掘孔洞时的负载。如图3所示,当导套14的掘齿141接触地面后,由于其外径大于钻头13的作业直径,因此,会稍微将钻头13所钻掘出的孔穴扩孔钻掘,同时对孔穴的内壁作二度钻掘,进而提供导引的作用,将螺杆11的偏摆现象降至最低,确保所钻掘孔穴的垂直度;当所钻掘的孔穴达到预定的深度时,即可向上吊起本实用新型,以利下一钻掘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进兴;刘亮廷,未经刘进兴;刘亮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9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屏保护膜冲切刀模
- 下一篇:用于可变速度泵控制的动态线性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