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6906.4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培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培来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1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液体 菌种 发酵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发酵罐,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
(二)背景技术
现有食用菌液体发酵罐,包括罐体都没有在外部实施保温,在液体灭菌过程中采用的是电热棒加热,存在加热时间过长,热能量丢失大和罐体表面湿度过高等不安全因素。
现有同类产品液体罐,空气精过滤器都采用两次分体过滤且过滤器设置在罐体外部,在灭菌过程中存在死角的不确定因素,困扰液体罐的成功应用。
现有液体罐进气装置没采用微孔分散供气系统,对菌丝的形成质量存在一定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节能、空气精过滤器灭菌彻底、可以提高菌丝形成质量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包括罐体和安装于罐体口上的压力人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在保温层和罐体之间设置有循环夹层,循环夹层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夹层出水口和夹层进水口,循环夹层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口;罐体内部安装有空气精过滤器,空气精过滤器一端与罐体上的进气口连接,空气精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输气管与环型微孔散气管连接,进气口设置于罐体的一侧并与供气系统连接,输气管设置于罐体内部一侧,环型微孔散气管设置于罐体内部的底部。
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计,罐体侧面设置有传感器孔、视镜和接种管,罐体底面设置有连通罐体的排污口。
所述压力人孔盖上设置有排气口和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锅炉蒸汽灭菌,使用时打开压力人孔盖,清洗干净罐体内腔,加入清水和培养料,盖好压力人孔盖。利用罐底排污口让蒸汽通入罐体内加热灭菌,通气连接方式为进气口与气泵直接连接,灭菌温度和压力显示以罐体上的温度计和压力表为参照,降温利用循环夹层冷水循环降温,培养温度的调节利用循环夹层的接口和培养温度控制器对接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设置有保温装置,保温效果好,空气精过滤器安装于罐体内部和罐体采用锅炉蒸汽灭菌,工作效率高、节能、灭菌彻底,罐体进气装置采用微孔分散供气系统,提高菌丝形成质量,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保温层,3循环夹层,4空气精过滤器,5压力人孔盖,6输气管,7环型微孔散气管,8视镜,9进气口,10夹层出水口,11夹层进水口,12排污口,13压力表,14排气口,15安全阀,16温度计,17接种管,18传感器孔,19放水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罐体1和安装于罐体口上的压力人孔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外部设置有保温层2,保温层2由罐体1外部包裹一层钢板并在内部填充高密度聚氨酯或者泡沫等保温材料组成,在保温层2和罐体1之间设置有循环夹层3,循环夹层3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夹层出水口10和夹层进水口11,循环夹层3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口19;罐体1内部安装有空气精过滤器4,空气精过滤器4一端与罐体上的进气口9连接,空气精过滤器4的另一端通过输气管6与环型微孔散气管7连接,进气口9设置于罐体1的一侧并与供气系统连接,输气管6设置于罐体1内部一侧,环型微孔散气管7设置于罐体1内部的底部;罐体1上端设置有压力表13和温度计16,罐体1侧面设置有传感器孔18、视镜8和接种管17,罐体1底面设置有连通罐体1的排污口12;所述压力人孔盖5上设置有排气口14和安全阀15。
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锅炉蒸汽灭菌,使用时打开压力人孔盖5,清洗干净罐体1内腔,加入清水和培养料,盖好压力人孔盖5。利用罐底排污口12让蒸汽通入罐体1内加热灭菌,通气连接方为进气口9与气泵直接连接,灭菌温度和压力显示以罐体上的温度计16和压力表13为参照,降温利用循环夹层3冷水循环降温,培养温度的调节利用循环夹层3的接口和培养温度控制器对接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设置有保温装置,保温效果好,空气精过滤器安装于罐体内部和罐体采用锅炉蒸汽灭菌,工作效率高、节能、灭菌彻底,罐体进气装置采用微孔分散供气系统,提高菌丝形成质量,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培来,未经孙培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