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1707.4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伟;朱丹;熊朝辉;车轮飞;蔡崇庆;高宏;蔡廷贤;宋立;陈玉远;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工程 积水 综合 排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中,特别是在地铁转辙机坑的排水和其他低水位处的废水排放。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中,污废水、渗漏水积蓄严重,排放困难。尤其是在地下轨道交通工程中,卫生间污废水、电扶梯基坑、信号转辙机基坑以及建筑低洼处积水,点多面散,不易排除,影响设备运营和使用寿命,甚至关系到运营安全;且易滋生霉菌,污染地下空气环境。例如信号转辙机基坑,低于道床面和轨道排水沟,施工积水以及结构渗漏水长期积聚在基坑内,无法采用常规的排水措施及时有效排除。积水长期浸泡转辙机控制器、执行器和传动装置,造成设备锈蚀、短路、损坏,给列车信号系统和运营带来安全隐患。而在目前全国的工程设计中,均未能有效解决类似的积水排除问题。
因此十分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以克服上述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全面解决地下工程卫生间污废水、电扶梯基坑、信号转辙机基坑以及各低洼点积水排除的综合污废水排放系统。通过搭建真空排水网,将上述各积水点的污废水利用真空抽吸原理及时收集、提升、排放,可系统、全面地解决地下工程污废水点多、面散、排放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包括一体式排水设备、低洼点基坑以及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一体式排水设备包括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上设有真空管、排水管、通气管,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和所述低洼点基坑相连,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连接处以及所述真空管与所述低洼点基坑连接处均设有真空隔膜阀,卫生间内的污废水通过另一排水管连接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真空罐、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以及所述低洼点基坑内均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罐上的排水管连接一排水泵组,所述真空罐上的通气管设有电动阀,该通气管与所述污废水收集器上设置的通气管连通,并接室外大气。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液位传感器、真空隔膜阀、排水泵组以及电动阀均通过信号控制电缆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罐内设有真空泵组和真空度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通过上述结构可全面解决地下工程卫生间污废水、电扶梯基坑、信号转辙机基坑以及各低洼点积水的排放,可系统、全面地解决地下工程污废水点多、面散、排放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图2为基坑积水提升单元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包括一体式排水设备1和低洼点基坑7,所述低洼点基坑7指电扶梯、信号转辙机及其他排水点,所述一体式排水设备1包括真空罐2,所述真空罐2内设有真空泵组和真空度检测仪(未图示)。所述真空罐2上设有真空管3、排水管4、通气管5,所述真空管3与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和低洼点基坑7相连,卫生间内的污废水通过排水管4排至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内,真空管3与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连接处以及真空管3与低洼点基坑7连接处均设置真空隔膜阀8,真空罐2、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低洼点基坑7内均设置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上设置通气管5,所述真空罐2上的排水管4通过排水泵组9将真空罐2内的污废水排至室外,所述真空罐2上的通气管5设有电动阀10,该通气管与污废水收集器6上设置的通气管连通后接室外大气,所述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还包括控制箱11,所述液位传感器、真空隔膜阀8、真空泵组、排水泵组9、电动阀10均通过信号控制电缆12与控制箱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1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