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9296.X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洁涤;兰蕾;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李发军 |
地址: | 42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训练 踝关节 旋转 起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特别可以用于训练成人和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改善人们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及心理障碍。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轻者丧失劳动能力,重者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关文献报道,SCI患者在发病后往往出现较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其不同程度失眠,纳差,脾气,暴躁,冲动等症状,治疗依从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治疗进程.康复治疗包括体位摆放、四肢被动运动、呼吸训练、主动训练、残存上肢肌力训练等,给予四肢静脉淋巴循环干预、直立床站立训练、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肌肉或肌群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练习使用辅助支具等。恢复期(病程2-3个月)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直立床站立训练,偏瘫肢体助力、主动、抗阻训练、床椅转移、轮椅马桶转移训练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时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双上肢支撑训练、平行杠内站立训练及步行训练,逐渐开始练习使用支具进行辅助站立和治疗性行走训练、指导患者练习进食,梳洗、穿脱衣服、如厕、家居自理等日常生活活动。
近年来SCI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随着医学手段进步,使越来越多的SCI患者得以存活,但大部分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残疾,如运动、感觉功能受损,病情严重者可伴有痉挛、肢体瘫痪、大小便障碍等异常,对其日常活动、工作及学习均造成严重影响起立床工作医学原理;站立训练是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脊髓损伤后患者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截瘫患者在体位变化时常常出现血压下降、头晕、眼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通过渐进的站立训练,能减少患者在体位变换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尽快从卧位过渡到直立位,适应体位的变化,还能防止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骨质疏松等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对截瘫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电动起立床有传统的0-90度范围内进行姿势的调整,能针对患者训练在体位变换时不能调节心血管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特点而设计出了目前存在的普通起立床,下肢活动式电动起立床,悬吊式起立床,所有的起立床均没有针对患者前庭器官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功能,有的只是针对患者身体的姿势体位的变换,而我今天设计的这款起立床既能针对患者的体位变换进行训练,又能针对患者将来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训练,仪器在传统的角度变换的基础上加上了悬转功能,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是通过游戏形式的训练,提供对前庭器官、肌肉关节感受器和皮肤反应等刺激的输入,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外界刺激适当的加以控制,使患者能够自动形成顺应性反应,并由此促进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以及大脑和智力的发展。在踝关节下增加了重锤下训练患者踝关节装置,能够有效的弥补普通起立床对患者在训练患者将来在步行平衡能力感觉功能上的不足。旋转踝关节电动起立床的特点是能同时对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和下肢踝关节被动活动,具有通过站立训练能帮助卧床的脊髓损伤患者逐渐适应从卧位向直立体位的变化,减少体位突然变化时而出现的晕厥、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反应,但在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进行站立训练的主要障碍,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心慌眼发黑、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速或变弱甚至晕厥,并常伴随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其原因是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解剖结构被破坏,使得交感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中断,心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紊乱;此外,血压调节的反馈链被打破,血压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由于此血压调节途径依赖于位于主动脉弓处的压力感受器,因此,损伤平面位于T3 及其以上节段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较低节段损伤的患者;缺少下肢肌肉泵功能、长期卧床导致心脏射血功能下降、电解质紊乱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所以通过在传统的固定装置如利用腰部的绑带、上方的固定装置、髋关节处的固定带,将患者支持于站立床板上;患者的足固定在带有重锤可进行角度变化的踝关节训练装置上,随着一种角度的重力的作用,患者的踝关节可进行正常范围内的角度变换,从而达到能促进下肢各关节负重,有利于本体感觉的恢复,能通过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间接增加了脑部、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减轻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下肢踝关节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运动疗法能够有效减轻肌痉挛,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身重量的主动牵张及治疗师的被动牵张,通过压力感受器及肌梭激化出对痉挛的抑制作用。患者踝的屈伸负重步行运动,能够导致肌肉和结缔组织的蠕变及肌梭传入率的适应,从而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下肢踝如果将来加上与系统配套的软件及触摸式的显示屏能调节站立训练中踏步频率、踝关节活动范围等参数,并显示系统检测到的被动活动阻力。有资料研究的结果证实下肢活动式电动起立床和普通电动起立床都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站立床训练次数的增加,所以踝关节训练装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本体感觉,踝关节活动度,及有效缩短患者从卧位到直立体位的过渡时间,有资料表明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纠正感觉功能失调的一种矫正方法,其途径是通过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或训练器材让儿童感受各种外界刺激,让各种感觉器官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感觉功能统合。感觉统合训练具有游戏性质的训练方法。主要用相关器材有针对性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儿童感知觉功能,弥补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增强感觉功能和大脑信息整合能力。感觉统合就是到脑功能的外在体现形式,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整合过程。通过这些功能作用,让大脑的功能更加健全,身体各部位运动更加协调,肢体对外界环境更加适应,以减少医疗支出,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训练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9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