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辆车门装置测试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790.2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钟璇;陈希隽;李兆新;王长庚;张海强;王炯怡;许兴哲;董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33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车门 装置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门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辆车门装置测试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地铁车辆车门的专用测试装置,造成车门装置维修困难,只能在现场进行车门装置的故障测试和维修,但是地铁车辆车门装置外围接线多、空间狭窄,拆装耗时耗力,使得对车门系统的测试效率较低、可靠性差,且不方便于车门故障模拟培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地铁车门装置进行故障测试或维休检测只能现场进行,缺乏专用测试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铁车辆车门装置测试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车辆车门装置测试台,包括实验桌、工作台及控制柜;
所述工作台为垂直设置在实验桌的面板;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滚轮式行程开关部及车门运动部;
所述滚轮式行程开关部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呈线性排列的过流保护开关、锁门开关及开门开关;所述车门运动部设置在过流保护开关、锁门开关及开门开关的下方,所述车门运动部包括用于触发过流保护开关、锁门开关及开门开关的触发板及用于带动触发板水平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套接于主动轮和传动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动轴垂直于工作台,所述传动带上表面位于水平方向,所述触发板设置在传动带的上表面;所述过流保护开关、锁门开关及开门开关的滚轮位于触发板上表面的运动轨迹上,所述过流保护开关的滚轮与开门开关的滚轮的间距小于触发板的长度;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的车门电机;
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触摸式显示屏、控制器和接触器;所述触摸式显示屏、接触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开门开关、锁门开关、过流保护开关、车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包括电子门控单元及PLC模块;所述触摸式显示屏的输出端接入PLC模块,所述PLC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接触器与电子门控单元连接,所述开门开关及锁门开关接入电子门控单元;另设有两个并联的电阻,所述两个并联的电阻与过流保护开关串联后再与所述车门电机并联,同时所述车门电机接入电子门控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与从动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式行程开关部还包括切除开关及解锁开关;所述切除开关及解锁开关接入电子门控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切除开关与解锁开关水平方向上呈线性排列,并且位于所述过流保护开关、锁门开关及开门开关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柜上还设置有指示灯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接入电子门控单元,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指示灯。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五个指示灯。
作为优选,所述电阻为33Q。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式行程开关部及车门运动部位于工作台的一侧面,所述车门电机与齿轮箱位于工作台的另一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板为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专门用于对车门装置的测试,其测试效率高、操作简单、可靠性强;利用触摸屏实现对车门的运动控制,智能化程度高;设置了指示灯显示部分,易于观察相应行程开关及电子门控单元的工作状态。工作台上设置的部件数量较小、布局简单,但能完成地铁车门开门、关门等的测试过程,达到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的局部电路图。
图中:
1—实验桌;2—工作台;21—切除开关;22—解锁开关;23—开门开关;24—锁门开关;25—过流保护开关;26—主动轮;27—从动轮;28—传送带;29—木板;3—控制柜;31—指示灯单元;32—触摸式显示屏;33—电子门控单元;34—PLC模块;35—接触器;4—齿轮箱;5—车门电机。
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车辆车门装置测试台包括实验桌1、工作台2及控制柜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未经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穿刺器
- 下一篇:小型无人直升机试验台及试验模拟方法